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版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版

码字还债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秦风许宁儿是军事历史《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码字还债”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一朝穿越到了大庆王朝,可咋就成了个辽地塞王镇守边疆?好好好,非要这么搞是吧?我一现代人还怕这个了?于是,花了六年时间我建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城池。本就想从此做个逍遥王爷,在这躺平也挺好,可没想到从未见过便宜老爹居然冒充朝廷使节,偷偷跑到了我的封地上!煤炭、柏油路、筒子楼、大锅饭、炼铁厂!面对这座陌生的北国城池,便宜老爹还以为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好在统治这里的王爷,是他的儿子老六啊!见过坑爹的,第一次捡到坑儿子的,这下只能带着老爹浪飞了。...

主角:秦风许宁儿   更新:2024-05-20 06: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风许宁儿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版》,由网络作家“码字还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秦风许宁儿是军事历史《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码字还债”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一朝穿越到了大庆王朝,可咋就成了个辽地塞王镇守边疆?好好好,非要这么搞是吧?我一现代人还怕这个了?于是,花了六年时间我建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城池。本就想从此做个逍遥王爷,在这躺平也挺好,可没想到从未见过便宜老爹居然冒充朝廷使节,偷偷跑到了我的封地上!煤炭、柏油路、筒子楼、大锅饭、炼铁厂!面对这座陌生的北国城池,便宜老爹还以为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好在统治这里的王爷,是他的儿子老六啊!见过坑爹的,第一次捡到坑儿子的,这下只能带着老爹浪飞了。...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完整版》精彩片段


当第一车铁炉与煤矿装好,庆皇便要动身出发。

“本王还打算多留两位老哥几日,一起在这广宁城好好转转。”

“没想到两位老哥这么快就要走。”

“救灾如救火。”

庆皇望向南方,视线越过城墙,越过山海关……

况且,他来这的目的早已经达到了。

他看了老六很多眼,他很满意。

处于寒冷地带的广宁城不但没受灾,反而过的更好,他更满意。

甚至他没想到走的时候,还能带回去大批救灾物资。

不虚此行。

“以后咱还会来这的。”

庆皇说完,便催促着侍卫们加速,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回到山海关。

“本王随时欢迎。”

目送着庆皇与许达带着人马离开了广宁城,秦风不免耸了耸肩。

“这俩朝堂使者,还蛮有意思的。”

“这次商路彻底打开,今后躺着赚钱,爽歪歪。”

“至于这条商路,还有赈灾物资,得选个本王信任的人主持才是。”

秦风摸着下巴琢磨了许久,最终脑海中想起了府中的一袭红衣。

“就她吧。”

至于最信任的朱二楞,这么大的权力他明显把握不住。

还是跟在他身边就好了。

“来人备车回府。”

“接着奏乐,接着舞。”

……

北风刺骨,大雪漫漫,庆皇骑在马上,感受着寒风刺骨,不由打了个哆嗦。

“这辽地,确实够冷的。”

许达更是喊着道:“我穿的熊皮大衣都被风彻底打透了。”

辽地风大,他声音但凡小点庆皇都听不见。

“加快速度,天黑后会更冷。”

一行人马顺着北风,在大地上溅起一串飞雪,直入山海关内。

好在他们没迷路,准时在天黑前进了山海关内。

许达双手被冻得红的发紫,烤着火盆打着哆嗦。

“这木炭的温度,没煤炭高。”

“要不在这建个火炉子吧,那个能将这间屋子都烤的暖烘烘的,还不用总往里面填炭。”

庆皇即便怀里抱着汤婆子,也依旧被冻得打摆子。

“广宁城明明更北,却总觉得山海关比广宁城更冷。”

“等明日老六将炉子运来,在山海关城内留个几十个吧。”

“陛下万岁。”

许达由衷的高呼。

次日被冻醒的庆皇早早坐在火盆边上。

哪怕昨晚屋子里生了一晚上的炭,露在外面的脑袋依旧觉得被冻得生疼。

这要是烧不起木炭百姓,恐怕会被直接冻死。

“立即动身去范阳。”

天还未亮,庆皇便带着许达动身。

山海关城半日便可抵达范阳。

范阳城比广宁城大上近二十倍,放眼大庆也是数得上名号的大城之一。

昔日的范阳城作为北方中心,更是繁荣无比,商贾云集,才子佳人无数。

可如今的范阳城,冷冷清清的毫无生机。

道路两边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冻的硬邦邦的尸体。

“朕不过离开了两日,尸体就多了这么多。”

“范阳的官,全都在干什么!”

庆皇难以抑制心中杀意。

范阳可是拥有整个北方最好的救灾条件,还调集了大量中枢官员来此,庆皇更是亲自坐镇。

可结果呢?

每天依旧在死人!

都是冻死的。

这里明明比广宁城暖和多了。

范阳府衙内,负责赈灾的左丞相胡庸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左丞你别转了,转的我头发晕。”

“我也不想转!”

胡庸急的直拍桌子。

“卢令,卢巡抚,你是这范阳的官,你来告诉我现在有什么法子!”

“全城几十万人,没柴了!”

“能拆的房子都烧完了!”

“百姓都在家里抱在一块了,好点的能抱着家里的猪取暖,不好的早就给冻死了。”

“就连这衙门内,都冻病了多少人?现在城里尸体都没办法清出去了。”

“你告诉我怎么办!”

胡令瘫坐在椅子上,听着窗外呼啸寒风声。

“陛下去了山海关怎么还没回来。”

“陛下!你还指望陛下!”

“以陛下那个脾气,要是知道现在城里成了这样,你我全都会被拉出去砍脑袋!”

“你我家人都保不了!”

“我还好,族里几十口,可你卢家上上下下过千人,都得被流放。”

“那我与胡左丞干脆一起出去搬尸体算了,冻死了总比被砍掉脑袋好,还能留个全尸。”

“走啊!”

“走。”

两人闷头向外冲,可刚到门口,便被一双大脚全都给踹回到屋子里。

“吵什么吵。”

两人刚要大怒,但见到来人后急忙全部跪好。

“陛下您可算是回来了。”

“城里真的没能烧的了。”

哪怕在官衙内,两人说话都能喷出一口口白雾,气温低的不行。

“都给朕滚起来。”

庆皇无法压制住心底怒火。

“一个左丞,一个巡抚,遇到事儿就知道在这抱怨,朕要你们何用。”

卢令抬头道:“目前范阳附近还有柴火的,恐怕只有宁王了。”

“可臣联系宁王,宁王根本就不给。”

庆皇深吸了一口气。

“老三吗?”

“那是个最不让朕省心的东西,就不能学学老六。”

“朕带了部分救灾物资,先给能调集的人手都招过来。”

胡庸低头道:“衙门里不生火太冷,基本都病倒了。”

庆皇沉默了。

“先将带回来的炉子在这升上吧。”

足足花费了一个时辰,才勉强将铁炉子支上,找了半天最终只能撕掉几年前的账本引火,好不容易才把煤给点着了。

很快铁炉子便变得红彤彤的,所有人围在炉子边上,也终于暖和了起来。

胡庸更是激动的拿起一块煤,反反复复的看来看去。

“陛下,这……煤?也烧起来也太热了!”

“辽王真的送过来很多?够全城今年冬天用的?”

胡庸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辽王那地方那么冷,前几年广宁城还都被胡人给屠了,真的有能力帮到范阳?”

“朕会骗你不成?”

“臣不敢。”

胡庸急忙跪倒在地。

“今天傍晚便能到达第一批,你准备些人将要到的先发给城中百姓,再让相熟的百姓围着炉子一起挤一挤。”

“臣这就去办。”

胡庸走出衙门外,出了一口长气。

总算是看到一点希望了!

要不是辽王运来这些煤用来救灾,自己的这颗脑袋,可能就真的保不住了。

这大恩,不能忘啊。

……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范阳城及周边在得到了广宁城输送的煤炭与铁炉后,灾情总算是有所缓解。

受灾百姓们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但想要迅速恢复秩序,以朝廷的力量,目前还根本做不到。

“北方大量的关键物资,全部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就算是朕,也不知晓他们究竟偷偷藏了多少物资。”

庆皇坐在铁炉子前烤着腿,自从有了铁炉子后,每天烤会儿炉子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烤完腿会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舒服的很。

胡庸小心的陪在庆皇身边,偷偷观察庆皇神色许久后,方才开口道。

“范阳卢氏已经成为盘踞在范阳城上空、甚至整个北方的庞然大物,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卢氏的触须已经渗透在这片土地上的任何角落。”

“简单点说就是,朝廷管不到的地方,卢氏能管。”

“朝廷不敢管的,卢氏敢管。”

“朝廷要管的不要管的,卢氏都要管!”

“够了。”

庆皇打断了胡庸的话。

“卢氏真把自己当成这北方百姓头顶的天了。”

“这天下,还不允许别人替朕来管。”

胡庸连忙低头。

“是是是,陛下说的是。”

庆皇往炉子里填了块煤,道。

“只是目前范阳刚刚稳定,朕不便直接用兵强制拆散卢氏,那么做可能会引发卢氏聚众反抗。”

“若是闹大了再来场兵灾,苦的必然是这里的百姓。”

“朕正是有此顾虑,才愿意给卢令机会。”

庆皇来范阳时,除了带来了大量救灾物资外,还有十万兵马。

如果加上许达长城防线的十万兵马,以及周边藩王的力量,足以将范阳周边的世家大族上上下下的洗成白地。

但那样一来,北方恐怕十几年后都恢复不了元气。

也就代表着,他在七十岁之前,都不敢对北胡用兵,只能依靠长城被动防守。

而到了七十岁,他还能上马征讨北胡了吗?

相比这些世族,胡人才是真正最大的威胁!

所以,如果能平稳的拆掉世家,他不愿意动用极端手段。

“好在,老六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

庆皇想到秦风,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来范阳之前,他就清楚世族在在利用灾民胁迫他交出治理权。

他也同样利用兵马威胁着世族,勒令世族救治灾民。

可惜世族在没从他手里得到确切好处前,一直都在阳奉阴违。

“老六帮了朕,也帮了世族。”

“朕见灾民苦难,心里不舒服啊,是真的要打算对世族动强了。”

“要不是老六运来这煤矿,朕早就动手了。”

“老六等于救了这河北世族,可惜范阳卢氏根本不明白,反而要去找老六的麻烦,真的是愚蠢至极。”

胡庸顿时将头垂的更低。

“陛下可有什么要臣做的。”

“去扶持老六。”

“去帮助辽王?”胡庸眼睛直转,在那寻思了半天,也想不通庆皇究竟打算做什么。

庆皇盯着胡庸的脸,说出了打算。

“辽王既然已经替朕教训了世家,那就替朕继续教训下去。”

“朕现在完全可以抽身从这泥潭跳出去,让老六跟世族斗。”

“这个儿子,朕没白生。”

庆皇心里别提有多美。

胡庸听到庆皇这话后,也彻底琢磨过来了,顿时向庆皇竖起了大拇指。

“陛下这招,高啊!”

“原本朝廷跟世家针锋相对,掌控不好尺度,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灾祸,甚至整个河北行省都将化作白地。”

“但现在换成辽王跟世家对抗,烈度势必会下降许多,最后鹬蚌相争,陛下还能坐当渔翁。”

说到这,胡庸更是激动的直拍大腿。

“臣就算是冥思苦想,想破了这脑袋,也想不出陛下这么高的招!”

“哈哈,你这马屁拍的朕爱听。”

庆皇听的相当得意,也不怕透露更多。

“朕当年册封藩王时便有此考虑,只是那些儿子全都不争气,有的甚至还被世族渗透。”

“没想到最终是一直被朕忽视的老六,站了出来帮了朕。”

“就是老六在世族的面前还不够强,朝廷还需多帮帮他。”

胡庸听到这,嘴角不免抽搐了下。

辽王不够强?

陛下这是在开什么玩笑?

二十打二百,全灭对方己方就没了俩!

这战绩,放眼古今都没有几人能做到。

更不要说辽王的兵当晚就进行报复,精准灭了世族陈家的一个训练死士分支。

管着叫做还不够强?

这简直就相当恐怖了好吧。

而且只是为了俩人报仇,就敢渗透到世族经营上千年的地盘上杀人灭寨,但凡有点正常脑袋的人都干不出这事儿。

兴许是辽王过于年轻气盛。

而这个无比莽撞的做法,恰巧分散了世族的注意力,大大的帮了庆皇一把。

如果自己在背后多为辽王谋划谋划,说不准真的能搞掉这些世族。

而且,搞掉世族肯定能获得陛下赏识!

还能交好辽王。

还有那世家大族千年积累,搞不好自己还能分润到一大笔。

哪怕只有一丢丢,也够贫寒出身的他立刻成为高门大户。

“高升有望,高升有望啊。”

胡庸心中美滋滋的想着,却忽的被一股奇怪的味道打算了思考。

“嗯?什么东西焦了?”

他低头一瞧,发现自己竟然不小心将鞋子贴在了烧的通红的炉子上。

烧焦的正是他的鞋子。

“烫!烫烫烫,烫死了!”

胡庸急忙跳起单腿蹦跶,咧嘴脱掉鞋子看着焦掉的洞。

“还好脚没烫坏。”

“可我来北方就只带了这一双鞋……”

“这回鞋都没得穿了。”

胡庸为此无比苦恼。

庆皇瞅着蹦跶的胡庸,脸上带着一抹轻松。

他刚才之所以与胡庸说这么多,未尝没有试探他的想法。

如今看来……

这胡庸绝对不会是跟世族一路的。

永远喜欢端着的世族大家,绝对瞧不起偶尔犯二的这种人。

哪怕胡庸是当朝左丞。

若是被卢令知晓庆皇的想法,绝对会对此不屑一顾。

他卢令瞧不起的何止是胡庸。

他卢令同样瞧不起你这个泥腿子出身的秦长庆。

哪怕你现在当了皇帝。

他卢令照样打心底里瞧不起。

……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精选一篇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穿越、种田、历史、佚名穿越、种田、历史、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码字还债,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目前已写611493字,小说最新章节第295章 毫无准备的较量,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算了还是2星吧,主角也跟个傻白甜一样,别人说啥就是啥的被人吃的死死的,好多的坑都是硬补,[尬笑][尬笑]

文笔实在幼稚,根本不适合一个当权者的心思

当个爽文看看还是挺不错的

章节推荐

第209章 朕就当做不知道

第210章 本王成书法名家了?

第211章 朱烈失联

第212章 死于朱烈刀下

第213章 被激怒的阿术

作品阅读


“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庆皇在动容着,嘴唇都在颤抖。

他无法想象朱烈究竟经历过多么惨烈的战斗,会被伤成这个样子。

只是朱烈没有回答,丑陋的脸上露出憨笑。

秦风将身体靠在椅子上。

“两位老哥就不好奇,我堂堂藩王,治下十万百姓,更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身边为什么跟着这么个楞了吧唧的憨货。”

“谁会干出在藩王大殿上宰羊的蠢事儿?”

“朱烈就是这样,脑子里缺根弦,时不时就会犯蠢。”

朱烈立马不乐意了。

“王爷我一点都不蠢,我知道全天下间只有王爷对我最好。”

“闭嘴。”

秦风死死盯着朱烈身上的伤。

“这些烧坏的肌肤,是当年他顶着大火抱着本王冲出辽王府留下的。”

“这道刀伤,是五年前他替本王挡的。”

“那时候本王被困在一间屋子里,胡人的箭跟不要钱似的往屋子里钻,这憨货就死死的挡在本王面前。”

“等逃出去的时候,从他背后足足取出五斤箭头。”

“还有这道贯穿,是胡人刺杀本王,他挡在了本王的面前。”

秦风狠狠的灌了一口酒,双目变得通红。

“这道、这道还有这道,全都是替本王挨的!”

“本王这些年遭遇大仗小仗无数,身上却没有留下任何一道伤。”

“本王的伤……”

“都在他身上啊。”

庆皇与许达全都沉默了。

秦风指着朱烈惨笑道:“他不蠢吗?”

朱烈嘿嘿一笑:“不蠢。”

“王爷对我最好。”

庆皇的嘴唇在颤抖,最终端起面前的酒碗,狠狠地灌了下去。

许达仰着头,不想让眼泪掉下来。

可能真的老了,眼皮子都浅了。

许达暗暗想着。

秦风将一壶酒扔给了朱烈。

“穿上衣服先出去吧。”

“谢王爷。”

“两位老哥想知道他的伤这么多,为啥还能活下来吗?”

秦风取过一坛子烧刀子,砸在了桌子上。

“就靠这个。”

“受了刀伤箭伤后,用这烈酒进行消毒,再进行医治包扎,可以避免伤口感染死亡。”

许达抱着酒坛,将信将疑。

“再进来几个人。”

秦风喊完,便相继有五名卫兵列队进来,站的笔直。

“脱上衣。”

“是。”

五人不再多说什么,很快便露出身上的一道道伤疤。

许达郑重的将酒放在桌子上。

“边军士兵若是有他们这么多的伤,肯定活不下来。”

“咱知道。”

庆皇深吸一口气,最终向秦风道:“是咱错怪你了。”

“都是咱大庆的好男儿。”

秦风挥了挥手,五名卫兵离去。

经此一遭,秦风也不想再喝酒了。

“广宁城的粮食不够,酿造出的烧刀子也十分有限,城中的将士们也只能节省着用着。”

“但只要关内大灾挺过去,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这烧刀子便能大量生产了。”

“所以这通商的事儿,无论如何都要落实。”

秦风再度强调。

许达干笑了一声:“此事辽王不需担心,到时候这烧刀子生产多了,还望辽王给长城守军也分点。”

庆皇也认同点头。

“此物于国有功,就该大量生产,但这些都是后话。”

接下来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了许多。

庆皇毫不吝啬对秦风的赞赏。

许达这个老油条更是时常讲些军中笑话,三人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直到米饭上桌,许达顿时瞪大了眼睛,鼻子狂嗅。

“这米好香。”

“东胡大米,是东胡人培育出的品种,产量不高,但就是特别的好吃。”

秦风向两人介绍到。

庆皇不免想起在商场内的广告。

东胡大米,皇帝吃了都说好!

他往嘴里扒了口,瞬间觉得香滑甜弹,浓烈的米香在口腔内爆开,让人回味无穷。

“这米是好。”

许达更是对着碗中大米狂炫。

“吃这东胡米都不用就菜,现在觉得以前吃的米简直跟糠一样。”

“再来一碗。”

庆皇吃了几口,突然问道:

“东胡人不是渔猎民族吗,能种出大米?还这么好吃?”

“跟汉人学的。”

“嗯?”

“前朝末年天下大乱,许多关内汉人逃到了东胡人的地盘上,慢慢的跟东胡人彻底融合到一起,渔猎的东胡人也就学会种地。”

秦风对东胡的情况简直不要太了解。

毕竟附近大部分东胡人,都在帮他挖矿。

“咱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事儿。”

“老哥要喜欢吃,回去时我给你多带点。”

“行。”

庆皇没有拒绝。

就当做是老六对他的孝心吧。

老六这些年在广宁城受了不少罪。

是自己这个当父亲的没做好。

还好有那位忠烈的勇士在,等他回京后打算好好册封朱烈,不能让这种猛士寒了心。

三言两语间,一些珍惜的野味便被做好端了上来。

兰花熊掌、蒸鹿尾、飞龙炖蘑菇……

全都是广宁城特有的名菜!

每一道放到秦风上辈子的世界,那都得十年起步。

许达拿起筷子要夹熊掌,却猛地打了个长嗝。

“刚刚不该光吃那么多饭的。”

他对此无比懊恼。

庆皇倒没有那么多顾忌,每个菜相继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不再多吃了。

这些饭菜是很好。

可总会让他想到那些冻死饿死的百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胃口了。

好在看着老六吃饭的感觉,倒还不错。

特别那毫无王爷形象的扒饭,更是让他想起了过去。

这小子……

连扒饭的姿势都跟当年的咱那么像。

饿死鬼投胎似的。

直到秦风踏踏实实的吃完了,庆皇才提起准备要做的正事儿。

“咱想去那个大烟筒下面见见。”

“没问题。”

秦风顺了口茶便下桌。

“那是供暖厂,烧煤加热开水,开水沿着管道流到百姓家的暖气片中。”

“老哥应该对暖气片深有体会了吧。”

庆皇郑重点头。

暖气这种东西,实在是过于舒适了。

但这种东西显然不适用于关内。

“关内严重缺铁,还有什么办法既能烧煤,又能避免中毒?”

“呃……”

秦风突然一笑。

“其实本王也没想到能搞出暖气片的。”

“当初本王搞了一大堆能烧煤、却不会中毒的铁炉子,想在广宁城普及铁炉子取暖。”

“但架不住麾下的工匠争气啊!”

“生生就将暖气片给搞出来了,还能铺遍全城,本王知道的时候都惊了。”

“现在那些铁炉子占了好几个仓库,都快生锈了。”

……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许宁儿无比愤怒!

谁能想到,大庆堂堂的‘万里长城’许大将军,当今庆皇的老兄弟,数十万将士心目中的军神,会在他亲闺女面前耍驴!

甚至跟个小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对着她撒泼打滚。

有个当爹的样吗!

简直丢死人了!

这同春堂她怕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在一众大夫与病人奇怪的目光下,许宁儿掩面离开了同春堂。

“还治不了你了。”

许达嘿嘿一笑,拍了拍屁股站了起来。

“诸位见笑了,见笑。”

许达说完,便跟着闺女的后面离开了医馆。

“辽王真的很不错。”

他跟在许宁儿身后喊着。

“爹,以后你能不能不要这样了?”许宁儿气鼓鼓的直跺脚。

“你要是听我的话,我也不至于这样。”

“你这样让我怎么听你话。”

“去见见,见见后我保证不这样了。”

许宁儿顿时郁闷个半死。

“反正这几天你是在这同春堂待不下去了。”

许达补刀道。

许宁儿顿时被气个半死。

“你还好意思说!”

“辽王长得很好看,你看见了绝对会喜欢,看上了只要你点头,你爹我立马就去跟陛下说,明年开春就结婚,后面就抱外孙子。”

“爹!”

许宁儿又羞又恼,最终转头钻进自己住的屋子。

“记得去啊。”

“知道了,烦死了。”

古朴的木门啪的一声被关上,差点碰到许达的鼻子。

许达退了两步,摸了摸鼻子憨憨的笑了笑。

“看这样子,应该是会去了,我再留在这也无用。”

他刚准备回营去,便见到马路上有人指指点点。

“看,那位就是许达将军,宁儿姑娘的父亲。”

“真的是万里长城?”

“刚刚我看到他在医馆里打滚,莫不是生了什么重病?”

许达顿时盖住了脸。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回想起来确实有些丢人。

……

且说许宁儿回屋之后,便开始嘱咐丫鬟小蝶儿收拾行李。

“小姐,听说广宁城那边冷的要死,要不要多带点衣服?”

“将我的白貂披风找出来,平日里穿那件太热,这回正好有机会穿。”

“小姐您真的打算嫁给辽王?”

许宁儿皱了皱鼻子。

“我答应父亲去广宁城,是突然想起辽地的人参与鹿茸这两种药材都挺不错,恰巧同春堂的药材不多了。”

“这次去多带些钱,正好采购回一批。”

“至于辽王,我也是今日才有所听闻的,也不知道我爹怎么就突然抽风了就想让我嫁给他。”

小蝶认真的整理行李,憧憬道:“也许辽王真的很不错呢。”

许宁儿摇了摇头。

“谁知道呢?”

次日一早,许宁儿便乘坐马车,在护卫的护送下与赏赐使者集合到了一起,一行五十多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了广宁城。

……

辽王府。

秦风这些日子颇为无聊。

即便殿内歌舞曼曼,却也没有多少看的心思。

天天看、夜夜看,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主要是自打运煤队出事儿后,红鸾一心去负责商路了,府内的舞女便也少了排练。

至于朱烈前往关内灭了个世族寨子,秦风压根就没当回事儿。

既然敢杀他辽王的人,就要做好被杀的准备。

没看到这两年连东胡部落都不敢动广宁城的人了?

“上哪搞点乐子呢?”

秦风换了个方向瘫着,摸着下巴暗自琢磨。

“王爷!王爷!”

砰的一声殿门被推开,寒风灌入大殿。

朱二楞咚咚咚咚的跑到秦风面前。

“王爷。”

“王爷?”

“王爷你咋不生气了?你咋不吼二愣子了?”

秦风没好气的白了朱烈眼。

“本王习惯了,这回有啥事?”

“又来了朝廷使者,这回来的人比上回的多。”

“哦?”

秦风顿时来了兴致。

“上次来的那俩老哥儿又来了吗?”

朱二楞摸了摸脑袋。

“不清楚。”

“派人去接,别再迷路了,要是冻死在冰天雪地不太好。”

“我这就去安排。”

看着朱二楞离去,秦风不免摸了摸下巴。

“这次使者过来,又是为了啥?”

“最近怎么来的这么频。”

山海关外,烈阳高照,北方吹着雪花打着旋飞向远方。

“这雪刺的我眼睛都要花了。”

许宁儿放下马车帘子,紧紧缩在白色披风中。

“太冷了,汤婆子都不热了。”小蝶更是在旁边抱怨着。

“好歹有太阳,这已经很好了。”

许宁儿倒是没有那么娇气,相反她性格大大咧咧的,还在点评道:“这关外是够辽阔的,怪不得被称做辽地。”

“这里全是辽王的封国吗?这么大!”小蝶儿完全惊到了。

“按理说是这样的,可大又有什么用,这一路上连村庄都见不到,过于荒芜。”

小蝶瘪了瘪嘴:“奴婢听说陛下封了九个王,就数辽王最穷。”

许宁儿听此哈哈一笑,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腰间。

“正巧本小姐有钱,正好去救救这个穷辽王。”

“小姐对辽王印象不错?”

许宁儿微微一笑。

“也许吧。”

她的视线变得有些恍惚。

“我来了范阳城后,看到每天死去那么多的人,心里很不好受。”

“就算我竭尽全力的救治病人,依旧是杯水车薪。”

“也眼睁睁的看着百姓的眼神变得麻木,甚至是一片死意,直到辽王运来了煤。”

“那炉子里的煤火真的很暖和,百姓们的眼神中也逐渐多了神彩,大家都重新看到了希望。”

“辽王救了整座范阳城,他比我更厉害。”

“奴婢听到有人说辽王这么做是在邀买人心。”

许宁儿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冰冷。

“谁说的。”

小蝶儿被吓得缩了缩脖子:“范阳城里大家都这么传的啊。”

“还说了什么?”

“还说辽王未来要卖煤赚钱,做的是商贾卑贱之事,这样的人不配当王,也不能替朝堂守护边疆,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六年前辽地被屠戮一空,数十万百姓被掠走当做奴隶,那都是辽王的错。”

小蝶说到后面声音变得越来越低。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