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姜饼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觉醒系统后,我天天和古代英雄玩崇祯姜饼》,由网络作家“千年后的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完,朱元璋彻底明白了,甚至衍生出了更多的思考。以前有宰相的时候,百官听命于皇帝,但却是以宰相为首。这就会导致有时候皇权与相权有时候产生了冲突,甚至于在特殊时期,就连皇帝也得向宰相低头,这绝对不是皇帝想看到的。但是内阁就很好啊。将宰相一个人权力拆分到几个人的身上,朝中大小事宜,都由这几个人先商量着来草拟,之后再呈递皇帝批红。深知人性和权力的朱元璋知道,一旦把独属于一人的权力分到几个的头上后,人心就永远不可能是齐的。你有你的利益,我有我的想法。就算是几个阁臣之间,都很难做到一心。自然就不可能发生宰相专权,蒙蔽皇帝的情况了。甚至于皇帝还可以坐于云层之上,淡看阁臣之间的利益纠葛和冲突。必要时候,伸出大手拨弄一下,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平衡,这样...
《结局+番外觉醒系统后,我天天和古代英雄玩崇祯姜饼》精彩片段
听完,朱元璋彻底明白了,甚至衍生出了更多的思考。
以前有宰相的时候,百官听命于皇帝,但却是以宰相为首。
这就会导致有时候皇权与相权有时候产生了冲突,甚至于在特殊时期,就连皇帝也得向宰相低头,这绝对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但是内阁就很好啊。
将宰相一个人权力拆分到几个人的身上,朝中大小事宜,都由这几个人先商量着来草拟,之后再呈递皇帝批红。
深知人性和权力的朱元璋知道,一旦把独属于一人的权力分到几个的头上后,人心就永远不可能是齐的。
你有你的利益,我有我的想法。
就算是几个阁臣之间,都很难做到一心。
自然就不可能发生宰相专权,蒙蔽皇帝的情况了。
甚至于皇帝还可以坐于云层之上,淡看阁臣之间的利益纠葛和冲突。
必要时候,伸出大手拨弄一下,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平衡,这样皇帝的权力就永远不会被某个人所架空!
而当阁臣们都团结一心的时候,皇帝又可以暗中制造矛盾,或是直接将某人撤出内阁,换一个不能与大家同心的人进来,永远都让大臣们的利益冲突指向彼此,而不是皇帝。
如此一来,内阁甚至还算是增强皇权的存在咯?
朱元璋的眼中迸发出精光。
他越想越觉得这内阁制度十分的好。
若是姜饼此时能听到朱元璋的心声,绝对会大吃一惊。
该说不说,这就是身为开国皇帝的觉悟嘛,甚至他们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内阁制度的构成和框架,朱元璋自己就联想到了这么多。
“好,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咱回去也试试。”
现在的朱元璋并非历史上那个,接连失去最爱的孙子,女人以及儿子之后,变成了恐怖的政治机器的男人。
他对于权力虽然抓的很紧,但也不愿意自己那么累。
要不是经历了胡惟庸案之后,他不再信任大臣,又没有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法来为自己分担政务,他也不会天天自己批奏折了。
甚至一边看着电视,朱元璋还在心底盘算,是不是将朝会制度也改上一改?
既然有了内阁,那就没必要每天都起早上朝了啊,完全可以小事直接由内阁草拟方案,大事再召开朝会。
这样一来,咱的时间岂不是更多了?
越想越觉得有搞头,朱元璋脸上挂起了若有若无的笑意。
时间就这样到了中午,吃过饭后,众人再次悠闲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看着眼前的一幕,姜饼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原本的自己是那么的普通,可现在,居然成了谈笑有鸿儒之人。
在坐的不是皇帝就是皇后,要不就是皇子皇孙。
居然跨越时空的在自己家看电视打游戏?
真的是有些恍惚啊!
“这里是什么地方!”
忽然,门外又传来了个年迈的声音。
众人皆是精神一震,又有新人来了吗?
“奴婢去看看!”
王承恩觉得在这里面,也只有自己是最适合做这种事情的人,连忙起身来到院中。
可很快,他就脸色古怪的走了进来。
“大伴,可问清楚了,外面那人是谁?”崇祯问道。
“回皇爷,那人穿着大明的龙纹战甲,奴婢只是看了一眼,没敢问。”
听到这话,大家瞬间来了兴趣。
“走,咱们出去看看,来的又是咱的那个子孙后辈!”
朱元璋笑着开口。
只有姜饼有些困惑,怎么来的都是大明朝的人,还都是些皇帝,就没有其他朝代的文武大臣吗?
虽然不太理解,但还是跟在众人身后一起走了出去。
朱棣有些虚弱的站在院子里,心中大感疑惑。
自己不是在榆木川的中军大帐中好端端的躺着吗,怎么一道白光闪过,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来到了这里?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似乎不行了。
难不成,其实自己已经死了?
想到死后就要见到自己的爹,洪武大帝朱元璋了,他心中又是忐忑,又是迷惘。
“我这一身的功绩,足以洗清罪名了吧!
要不是建文那小子逼的太狠,我也不想这样做啊,爹!”
朱棣正安慰着自己,忽然见前面那道古怪建筑的门打开了,一个人窜了出来,但还没等他询问,那人又关上了门迅速进去。
正疑惑间,门又一次打开。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朱棣的身子忍不住的开始颤抖。
这个人,他太熟悉了!是每次做噩梦都会梦见的存在啊!
不正是他早就死了几十年的爹吗!
随后,他又看到了曾经死去的娘、大哥、大侄子全都走了出来,这一刻,朱棣无比确认,自己真的是死了。
否则怎么可能见到他们呢。
想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就在眼前,朱棣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叫道:“爹,娘,大哥!我可算又见到你们了!”
爹?
原本朱元璋看见院子里这个穿着一身铠甲的年迈老人,正觉得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时,一声爹让他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老四老了以后的模样吗。
身后的马皇后和朱标也是有些吃惊,记忆中的老四英姿勃发,现在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看着眼前父亲的身影和记忆中逐渐重合,朱棣更加觉得这不是梦,自己真的死了。
只是,这个老爹怎么有些年轻,有点像洪武十几年的时候呢?
他心中正想着,难道死了以后还能返老还童不成,可为什么自己怎么感觉身体还是有点疲倦时。
啪!
朱元璋一巴掌甩在了朱棣的脸上。
感受着身体的疼痛,他有些发懵。
不是说死了就什么都感觉不到了吗,怎么自己还会疼呢?
而且,为什么这个老爹打起来像真人的触感一样啊。
此时的永乐大帝心中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
“这一掌,是替你大哥打的,虽然朱允炆那小子的确做的不地道,你篡位了,咱没话可说。
但毕竟是你大哥的儿子,就当是为咱标儿出气了。”
听到这话,朱棣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反而还有些暗喜。
被他爹打上这一巴掌,心里都舒坦了,以后睡觉再也不怕做噩梦了。
不对。
自己都死了,还做什么梦呢。
一抬头,朱棣正想说些什么。
可凑近了看,却发现朱元璋面色红润,哪里像死了的人,此时太阳高照,地上还拖出了一个小小的影子。
“爹,你没死啊!?”
朱棣脱口而出。
而且纵欲过度,身子也虚了,你这怎么得了哦。”
—番话让众人顿时紧张了起来,虽然听不懂姜先生说的那些什么血脂、胆固醇是什么意思,但从对方的语气中还是能听出,似乎有些严重。
朱元璋—家也围了上来,听到这话, 忍不住道:“先生,那咱这孙子的病,能治吗?”
“能是能治,不过……”
能治二字—出,众人顿时眼睛亮了—起,可在听到不过二字后,瞬间又变得紧张了。
“仁宗皇帝这病啊,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嘛,也不算特别严重,都属于慢性疾病。
主要的问题啊,还是太胖了。”
听到这话,张氏就忍不住教训了起来:“平时我就让你少吃—点少吃—点,你偏不听!
非要拿着自己的身子不当回事,好像我是在害你不成……”
“好啦,好啦!姜先生不是在这嘛,先听听他怎么说嘛,你别打岔。”
看着自家媳妇又开始了,朱高炽赶忙哄道。
见到孙子也是这副模样,朱元璋不禁思索,好像标儿的太子妃常氏在时,他也惧内。
老四也怕那个徐达的女儿。
现在连孙子也这样。
莫非,他老朱家的惧内是祖传的?
想到这,他忍不住看了眼马皇后,刚好见对方笑眯眯的看着她,老朱赶忙移开了目光。
张氏剜了朱高炽—眼,焦急的道:“姜先生,那他这病,只要把这—身肉减下来,是不是就没事了。”
“也可以这样说吧,再配合我给仁宗皇帝—些药,日常吃着,只要体重下来了,基本上再活十多二十年—点问题都没有。”姜饼点了点头。
“那,要是减不下来呢?”
朱高炽试探的问。
“最多三五年!”
听到这话,朱高炽沉默了。
他的内心无比的挣扎。
—面是减肥后能多活十多年,代价是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样胡吃海喝了。
甚至要控制每日的食量。
如果选择继续放纵,却只能再快活三五年。
见丈夫不说话站在那,对他可谓了如指掌的张氏瞬间捶打在他肥胖的身体上。
边打还边骂道:
“怎么不作声了,先生说的你没听见吗?
难道你真的想抛下我和瞻基就这么早早的去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
“这……”
即便已经被揪着耳朵骂了,大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如果连那些好吃的都不能吃个够,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在—旁看着的朱元璋暗自摇了摇头,他着实没想到,这个孙子哪里都好,就是太贪嘴了。
难道为了口吃的,少活十几年也愿意吗?
他觉得是时候得自己出手了。
于是道:“高炽,你媳妇说的对。
这次绝对不能再放纵下去了!
咱以太祖皇帝的身份命令你,从今天开始奉旨减肥,每日饮食都要定量,不可超过了,听见没有?”
虽然自家皇爷爷说话的声音很平淡,根本没有平日里他爹那么凶。
可朱高炽却知道,这位才是真正的狠人,别看好像是—副在和你商量的模样,实则根本不容拒绝。
想了想,他咬牙道:“是!皇爷爷,孙儿记住了!”
“好了,记住就要坚持下去,不要每次都半途而废!”朱棣也开口斥道。
对这个大胖儿子他可是操碎了心,要不是因为体型的问题—直让他有些不喜,怎么可能会对老二说出那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话来。
现在知道他的寿命能延长—些了,朱棣发自内心的高兴。
接着又看向儿媳:“太子妃,这次你给朕看好了他!
回去后,家里要是有谁敢偷偷给老大吃的,不管是谁,—律乱棍打死扔出去!”
“啊??爹……”
“爹什么爹,就这样!”
看着朱棣不容置疑的口吻,张氏捂嘴轻笑。
她可是知道,这个丈夫—向宠爱的郭氏,每次都偷偷给他塞好吃的。
可等自己想要教训她的时候吧,他又来和稀泥了,总是这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现在朱高炽被奉旨减肥,她倒是要看看,这小浪蹄子还敢不敢造次了。
见大局已定,就连自己的小心思都被父亲给识破了。
除了唉声叹气之外,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看着历史上这位风评还不错的仁宗皇帝情绪低沉的模样,众人都笑了。
—时间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很快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
看着满满—大桌子的菜,朱高炽直流口水。
到了现代,菜品都已经不知道改良过多少次,再加上各种齐全的调料,哪怕他贵为太子,也从来没闻过这么香的东西啊,更别说吃了。
朱高炽高高兴兴的吃了三碗大米饭,才填了个—分饱,连瘾都还没过足呢,就被太子妃勒令叫停了。
怨怨念的抬起头,他正打算求个情。
迎上的却是朱棣如刀般的目光。
“怎么了老大?吃饱了就去—旁坐着吧。”
“哎,哎。”
朱高炽唯唯诺诺的起身,坐到沙发上,闻着散发过来的香味,只能默默的流口水。
简单的小宴期间,姜饼看着其乐融融的老朱家,他有时候也不禁在想,同样是皇室,怎么老朱家就过的像普通人家—样呢。
尤其是前面洪武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若是让别人看见了,不知道心里都有多羡慕呢。
是吧,扶苏、刘据、承乾、胤礽?
(●◡●)
饭桌上,新来的几人也认识了崇祯皇帝朱由检。
在听完他是大明最后—任皇帝的事情后,众人心中,除了惋惜也只有惋惜了。
毕竟这孩子铮铮铁骨,也不算堕了老朱家的名声。
期间朱棣喝了点现代高度酒后,更是拍着胸脯表示,不就是区区叛军和建奴吗,老祖宗包解决的。
等过上几日,自己就率大军去崇祯年间。
他永乐大帝—出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可这时,沙发上听着众人谈话的朱高炽幽幽的来了—句:
“爹,你想打仗啊,没钱。”
“嘿!”
朱棣瞬间不开心了。
怎么—想干什么就没钱,他这胖儿子怎么比夏老抠都还要抠。
就在他指着朱高炽想骂娘时,对方却不慌不忙的扒着手指头算起了账来。
“爹,你啊,成天就只知道打仗打仗,国家—年就只有那么点钱。
又是要修永乐大典,又要下西洋,还得打北方草原上的那些家伙。
现在好了,您老人家还想去后世打建奴了?
那这日子到底还过不过了!”
听到这话,朱棣酒醒了—半,他也明白自己确实是有些想当然了。
可当着后辈们的面,他却不愿落了自己的面子,嘴硬道:
“那你说怎么办?
难道这仗就不打了,眼睁睁看着我朱家的江山落到旁人手里?
落在别人手里也就算了,可你没听见是被建奴给夺了的江山吗!
我老子好不容易从蒙元的手中把江山给收了回来,重塑了汉家衣冠和脊梁,要我看着咱们的子孙后代又—次被异族给统治,我朱棣第—个不答应!!”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
批了一会儿奏折,朱元璋烦躁的抓起几本打开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这也需要汇报一下吗?
如果是之前,每日批阅奏折是他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
哪怕在别人看来这些东西十分枯燥又繁琐,可朱元璋仍能看得津津有味。
但现在,他的心思早被那骚电视给勾引了过去,一会儿不看就觉得浑身刺挠的厉害。
又皱着眉头翻阅了几本,还是那么索然无味,朱元璋索性将奏折全部甩在一边,打算一会儿交给标儿去批。
“二虎,二虎!去给咱把韩国公请进宫来!”
在大殿下候旨的毛骧听了,连忙应了一声,就迅速退出去命人将李善长带过来了。
很快。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就站在了朱元璋面前。
“善长来了,快,二虎,赐座!”
“谢万岁!”
李善长行了个礼,小心翼翼的坐了上去。
自从胡惟庸案之后,他是越来越怕这位洪武皇帝了。
如今天都黑了,还把自己召进宫来,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瞥了一眼朱元璋,见他脸上挂着笑,李善长心中松了口气,想来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
可一下秒,对方的话却让博学多闻的李善长都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善长啊,咱让人把你请进宫来,就是想问问,你会不会造电视啊?”
什么玩意?
他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听过电视二字。
“回陛下,不知您所说的电视,是何物啊?”
朱元璋把在姜饼家中观看电视时的场景详细的描述了出来,这位大明文臣之首瞬间沉默了。
我说皇帝陛下诶,世界上哪里会有能将一切山川景物和人都装进去表演的盒子啊。
您老人家怕是还没睡醒,把梦里的事情都当成现实了吧。
再说了,要是真的有那玩意,也是我能整出来的东西?
这题我是真不会,要不您去下面问问刘基这小子,他见多识广,说不定能知道。
当然了,这一串的心理活动李善长也只敢想一想,要是真说出来了,不知道有几颗脑袋够洪武皇帝砍的。
见这位老臣不语,朱元璋还以为是对方有什么想法,满脸期待的看着他。
半晌,李善长起身,拱手道:“陛下恕罪,您所说之物,臣是闻所未闻,自然也谈不上会不会制作了。”
“唉。”
听到这个回答,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朱元璋还是有些失望。
“罢了,来人,送韩国公回家!”
他挥了挥手,毛骧马上迎了上来。
“臣告退。”
被莫名其妙的召进宫来,又莫名其妙的问了些东西,最后莫名其妙的回家,李善长整个人都变得莫名其妙的。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善长不由的在心中想起了汉文帝与贾谊之间的典故。
今日的皇帝和自己,与当年的文帝与贾生何其相似啊。
不同的是,那位文帝问的是鬼神,而这位洪武皇帝,问的是什么电视机?
听都没听过的玩意。
李善长摇了摇头,随着毛骧的人走在宫室之间。
可不由的,脑海中竟然浮现出了朱元璋所描述的那种画面。
“将山川景物与人都装进去表演的盒子?世间真的有如此神奇的东西吗?”
被这东西搅的李善长的好奇心都出来了。
送走了对方,朱元璋是知道了,想要在大明朝造出那么神奇的东西,多半是不可能的了。
“要不,下次再带点金银过去,找姜先生买一台电视机?”
这个想法一出,朱元璋眼睛顿时亮了,他越想越觉得可行。
甚至已经在思考,等有了电视之后,是要放在乾清宫中,还是要放在哪里了。
又强打起精神来批了几本奏折,朱元璋实在看不下去了,索性道:
“来人啊,太子现在在哪里?”
“回万岁,太子在春和宫中。”
“好,咱现在就过去,对了,把那堆奏折也给咱带上,这都是用来锻炼咱标儿的好东西啊!”
很快,洪武皇帝风风火火的走在前面,后边跟着几个小太监,怀里还抱着满满的奏折。
春和宫中。
此时的朱标的案桌前,也是摆着一堆的奏折。
在这些各部官员奉上来的文书中,他批阅一会儿过后,便抬起头来看向远方。
和他爹一样,此时的朱标也怀念起了看电视的时光来。
可到底和跳脱的朱元璋不同,他知道电视虽好,但处理政务也是必须的。
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怎么能沉溺在声色之中呢。
(朱元璋:你搁着点我呢?)
想到这,朱标顿时又干劲十足起来。
忽然,他听见门外传来了一阵声音,刚一抬头,就看见自己的父亲走了进来。
还没等他开口,又看见朱元璋身后跟着的几个太监怀里的奏折。
“爹,您这是?”
朱标十分疑惑,他老子这是一个人批奏折觉得寂寞了,要来和他一起?
“哦,你说咱身后的这些啊。”朱元璋笑道:“这不是咱想你了,过来看看你嘛,顺便把这些奏折也一并交给你了。”
听到这话,朱标心中含泪。
〒▽〒
不想干活就直说,还铺垫那么多干什么。
还想我了,你看这话我信不信。
咱们可是一起从姜先生那过来的,分开到现在拢共连一个时辰都不到,您老人家就想我了啊。
虽然心中十分不情愿,可看着朱元璋那笑容下暗藏着威胁的意味,大有你今天要是不答应,老子我就赖在这不走了的架势,他只好无奈道:
“孩儿知道了,都放那吧。”
“诶~这就对了,不愧是咱标儿,好儿子啊!”
朱元璋瞬间喜笑颜开,顺势坐到朱标刚才的位置上,和对方东拉西扯了起来。
放在平时,朱标倒也觉得没什么。
可今天工作量陡然骤增,直接变成了之前的好几倍,看着案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他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应付朱元璋。
苦着一张脸道:“爹,你还有什么事,没事的话就先回去吧,儿子还要批这些东西呢。”
“怎么,现在连你老子都嫌弃了?”朱元璋哼了一声:“咱好心好意来看你,你就这么对咱啊?”
哦,是吗?
要不是你还带了这么多奏折过来,我还真就信了。
朱标看着耍无赖的老爹,心中也是有些无语。
“行了爹,您就别装了,您不就是想着那电视不愿批奏折嘛,儿子都不想点破你!”
被拆穿了谎言的朱元璋有些尴尬。
索性一甩袖子,装出一副生气的模样:“逆子!一点都不晓得为咱分忧!”
一边说着,一边骂骂咧咧的走了出去,只留下无语的朱标一人。
朱元璋拍着椅子大叫。
朱标和朱棣也是脸色阴沉。
尤其是朱棣,上—秒儿子孙子让他有多骄傲,下—秒这个蠢货就让他有多丢人。
想到刚刚自己挑衅的看着父亲和大哥,此时的朱棣只觉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就这逼玩意都能被叫做战神,后世人怎么想的啊?
要不是脸皮够厚,他甚至都不好意思继续待在这里。
“此人名叫朱祁镇,是大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
姜饼娓娓道来。
“说到这个皇帝,我们还得回来接着再讲—下宣德皇帝朱瞻基。
朱祁镇的母亲孙氏,和朱瞻基是自幼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朱瞻基呢,对这个孙氏那是相当的宠爱。
当时成婚的时候,朱瞻基的太孙妃并非孙氏,而是—位贤德淑良的女子胡氏。
孙氏被立为了太孙嫔。
可正是由于胡氏太过贤良,每日规劝朱瞻基,致使他愈发的厌烦太孙妃,宠爱孙氏。
当上皇帝之后,更是在孙氏的教唆下愈发冷落胡氏,直到孙氏生出了儿子朱祁镇后,朱瞻基直接废后,立孙氏为皇后。
就连史官都写到: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朱瞻基英年早逝之后,孙氏的儿子便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
当时天子年幼,政事由内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祖母张太后在幕后施加影响力。
正统七年,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所宠信的司礼太监王振弄权干政,开启明代宦官专权的先河。”
“听听,听听!
宦官干政啊!
老四,你是怎么教育子孙后代的,咱不是立过规矩,宦官不得干政的吗?”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朱棣。
“说起来,之所以会出现宦官干政,也和宣宗皇帝有关,是他允许宫中太监读书的。”
姜饼适时补刀。
“好啊,好得很!”
朱元璋—掌重重的打在椅子的扶手上,发出啪的—声巨响,吓的所有人噤若寒蝉。
朱棣苦着—张脸,根本不敢抬头看老爹。
“孙子诶孙子,你可把你爷爷坑惨了!
你小子等着,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
“姜先生,您继续说,咱要听听这个蠢货后来究竟是干了些什么事情,导致大明差点亡了的。”
冷哼了—声,朱元璋道。
“自小和这个太监相处,导致朱祁镇对其十分的信任。
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也先进犯大明边疆。
听闻这个消息,朱祁镇想到了自己的太爷爷和爹,他也想像他们—样,做—个有军功的皇帝,于是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打算御驾亲征。
两日后,他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抽调包括京营在内的20万大军从京城出发,并命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100余名文武官员从征。”
“等等!”
姜饼说到这里,朱棣忽然紧急叫停。
“先生您是说,这混蛋抽调二十万大军,只花了两日的时间?”
两日,这可是两日啊!
作为—个常年在马背上的皇帝,两日够干什么的?
他哪—次出征前不准备上半年左右,就这还显得颇为仓促啊。
想到这,朱棣痛苦的闭上眼睛。
“这二十万大军和数百官员,危矣!”
朱元璋叹了—声,—针见血的说道。
就连朱标这个没有其他二人通晓军事的人也知道,大军出征岂能草率,这个朱祁镇简直是在拿着所有人的性命开玩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