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柳如意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走了很久,路上既不见阎王殿,也不过奈何桥,混混沌沌中,耳边听到的便一直都是这句熟悉的禅语。
这是那里?
她还未找到答案。
突然一阵天昏地暗,耳边的禅语成了嘈杂的脚步声。
她睁开眼,白茫茫的世界尽去,无数忙碌的宫女从她身上穿行走而过。
我变成鬼了吗?
柳如意看着双手的虚影,对于这鬼神之事,坦然的接受了。
倒是她死时穿的那套宫装已不见,换成了一声轻盈的罗裙短衫,这身衣裳她认得,是她年少时最爱穿的款式,那人曾夸她这身衣服趁得她身轻如燕,娇俏可人。
于是,这轻巧的衣裳便成了她的最爱,还使人照着款式做了好多身不同颜色的,每次见他,都花红柳绿,变着样儿穿。
柳如意自嘲的一笑,对这身衣裳也毫无办法。
她看着自己所处的这座建筑,这里一庭一院,一花一树,她都太熟悉了,她人生几乎大半的时间,是在这座皇宫里度过的。
她的幼年并不幸福,还在襁褓便已丧母。
因母亲是生她难产而亡,父亲便自小不喜她,更不曾关爱照料。
是姐姐柳如心亦姐亦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她拉扯长大的。
因为父亲的疏忽,下人们看人下碟,对她们姐妹的照看自也是诸多随意、应付了事。
父亲续弦后,心思便更不再在他们姐妹二人身上了,当时姐姐才八岁,便要护着才两三岁的她不被人欺辱,但凡有好吃、好用的也都先紧着给她吃用。
续母生下弟弟后,她们姐妹二人的生活便更加艰辛难熬。
姐姐原本就不强壮的身体,便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磨难中日益衰败。
直到七年后,父亲为了奉承皇帝,把年仅十五岁的姐姐送进宫后,才有所缓解。
五年后,姐姐成了皇后,她家也从县公府擢升成了国公府,而她更是一跃成了国公府里最有地位的郡主。
此后,她姐姐便经常接她入宫陪伴,宫殿很大,人却很少,听宫人说,皇上喜静,便是遣走了不少宫人。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被遣走的不只是的宫人,还有诸多皇帝的妃子。
先皇后王氏死因未明,皇帝戒备着宫里所有的人,除了她姐姐。
皇帝年纪已经很大了,比她父亲还年长,然而皇帝却非常喜欢姐姐,对姐姐几乎是有求必应。
连带着对她这个小姑子也是和颜悦色的,为了讨她欢心,还赐了她宫牌,让她任何时候,只要想念姐姐,都能入宫来见。
她便是因这块宫牌遇见了戴铖,那日,她得了一只浑身雪白的猫奴,便想送去给姐姐玩耍,夜半入宫,却在宫门前被戴铖这个无状的小禁军给逮住了,说违规了,困在宫城外吃了半夜的西北风。
直到第二日皇帝知晓,她才得以出来,因为衣裳穿的少,当夜受寒,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
姐姐把她接入宫中治病,自己亲自看守。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姐姐如此悲伤的样子,当年在府中被别人欺辱,她都没见过姐姐落泪,这次,她醒来时,姐姐几乎哭成了泪人。
姐姐说,她是她最后的亲人了,她不能再失去她。
那时她便下定决心,要好好活着,不但不能辜负姐姐,以后还要保护好姐姐。
害她生病的戴铖,自是受了重罚,被关进了大牢三天,打了板子,还被削了三年的俸禄。
她本以为自己和这个顽木般的小禁军算是结下梁子了。
结果在一次赏花大会上,她被张贵妃的侄女张悦怡推下水,差点淹死,满园的青年才俊中,只有戴铖跳下水,在凌厉刺骨的春寒中把她从还浮着薄冰的水中救起。
此事自是不能这么了了,她指认张贵妃的侄女张悦怡推她下水。
张悦怡却抵死不认,反咬一口说是柳如意自己不慎跌下水,想陷害于自己。
还声言为证清白,她要寻张贵妃评理,告到皇帝那儿去。
她此话一出,满园静默!
此时谁人不知,如今张贵妃身怀六甲,万分贵重,容不得半点冲撞,在宫中正是如日中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之时,谁不敢在此时惹她不快。
连她姐姐柳皇后都三翻四次的提醒她,这段时间要远着点张贵妃。
皇帝多年无子,也是好不容易才盼到这个孩儿,如今张贵妃圣宠正浓,便是她这个皇后都要退避三舍。
如今她已被救起,也并未受伤,若是因这点小事冲撞了张贵妃,闹到皇帝面前,别说她,怕是连她姐姐都要受到牵连。
但是要吞下这口气,她又着实咽不下,这个张悦怡分明是要想杀死她。
她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戴铖竟站出来为她说话。
这个被她称为榆木脑袋的禁军小将,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自己亲眼看到,张悦怡推柳如意下水。
满场哗然后,张悦怡无论再如何辩解都没有人相信他了。
金陵城谁人不知,戴铖这个人话虽少,但最是实诚,从不晃语。
此事最后以张悦怡被家人送至江南作了,而她和戴铖则化干戈为玉帛,成了一对无所不谈的好友。
嗯,虽说是无所不谈的好友,实际上却都是她说,他听!
再后来,每次他入宫都会遇到为她开门的戴铖,每次出宫都会遇到正好交班,正巧同路,可以送她一程的戴铖。
不知从何时起,渐渐的,他的名字从戴铖变成榆木头,从榆木头变成戴大哥,从戴大哥又变成了戴郎!
他送给她很多没见过小玩意,告诉她很多她从未听说过塞外风景。
此后,她生病,他无论多忙都会偷偷来看她。
她高兴,他锦上添花,让她更高兴。
她难过,他费劲心思,让她转啼为笑。
强敌入侵,他自动请缨,御敌千里,只求斩获功名,回来娶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出征前握着她的手,与她承诺。
她欣然应承,为了等他,一年年,一岁岁,把姐姐为她相中的各色青年才俊一一婉拒。
她说过会等他回来,等他回来娶自己的。
她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