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女频言情 >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结局+番外小说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结局+番外小说

妖妖若水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翌日,叶家全家都精神饱满是起床。昨晚他们还生怕半夜会毒发,现在平安起床,又惊又喜。再想想那漫山遍野的木薯,不由焦急和心头火热。匆匆洗漱,除了韦氏和叶银花留在家里做饭,众人背上背篓,挑起大箩筐,便风风火火地出门了。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看到老叶家这么大阵仗,有些吃惊。“大全,你们这是去哪呀?背这么多东西,你家麦子提前成熟了?哈哈哈!”村民叶喜牛扛着锄头,玩笑道。只有收成的时候,才会这么大阵仗。叶大全脚步不停:“到山上找找,瞧能不能挖到点吃的。”叶喜牛好笑了:“山上能吃的草都快被人薅秃了,这么多萝筐,也就山上的毒根够你们装的。”“哈哈,对对,就是装毒根的。”叶大全答应着,便随着家人们快步而去。叶喜牛摸不着头脑,想继续说,但人已经走远了,...

主角:叶采苹沈知宴   更新:2024-12-01 11: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的女频言情小说《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翌日,叶家全家都精神饱满是起床。昨晚他们还生怕半夜会毒发,现在平安起床,又惊又喜。再想想那漫山遍野的木薯,不由焦急和心头火热。匆匆洗漱,除了韦氏和叶银花留在家里做饭,众人背上背篓,挑起大箩筐,便风风火火地出门了。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看到老叶家这么大阵仗,有些吃惊。“大全,你们这是去哪呀?背这么多东西,你家麦子提前成熟了?哈哈哈!”村民叶喜牛扛着锄头,玩笑道。只有收成的时候,才会这么大阵仗。叶大全脚步不停:“到山上找找,瞧能不能挖到点吃的。”叶喜牛好笑了:“山上能吃的草都快被人薅秃了,这么多萝筐,也就山上的毒根够你们装的。”“哈哈,对对,就是装毒根的。”叶大全答应着,便随着家人们快步而去。叶喜牛摸不着头脑,想继续说,但人已经走远了,...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翌日,叶家全家都精神饱满是起床。

昨晚他们还生怕半夜会毒发,现在平安起床,又惊又喜。

再想想那漫山遍野的木薯,不由焦急和心头火热。

匆匆洗漱,除了韦氏和叶银花留在家里做饭,众人背上背篓,挑起大箩筐,便风风火火地出门了。

一路上,遇到不少村民。

看到老叶家这么大阵仗,有些吃惊。

“大全,你们这是去哪呀?背这么多东西,你家麦子提前成熟了?哈哈哈!”村民叶喜牛扛着锄头,玩笑道。

只有收成的时候,才会这么大阵仗。

叶大全脚步不停:“到山上找找,瞧能不能挖到点吃的。”

叶喜牛好笑了:“山上能吃的草都快被人薅秃了,这么多萝筐,也就山上的毒根够你们装的。”

“哈哈,对对,就是装毒根的。”

叶大全答应着,便随着家人们快步而去。

叶喜牛摸不着头脑,想继续说,但人已经走远了,只当叶大全是开玩笑。

一路上,不少像叶喜牛这样的村民。

叶老头等都是随便敷衍几句。

很快,一家人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木薯林。

叶家众人一个个双眼放光,这全是粮食!

叶采苹说:“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没处理过的木薯全株都是有毒,不要碰到嘴了。”

“砍下来后,不要去皮,咱们先挑回家。”

“嘿嘿嘿,放心。”叶大全放下手中的扁担,拿起锄头来。

嘿咻一声,便开挖。

叶老头和叶二全也不遑多让,开始挥舞着锄头。

叶勇兄弟三人在叶老头的指示下,又是拖,又是拽,很快,一棵完整的木薯便被拽了出来。

看着硕果累累的大木薯,一棵足有二三十斤,叶家众人不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满脸欣喜。

“继续!”叶老头兴奋地道。

叶大全见叶采苹额上有细汗,心疼坏了:“小妹你累不?要不你坐在边上歇歇?”

叶采苹瞪他一眼:“我又不是纸糊的,哪有这么虚弱。”

叶大全见她精神头很足,这才作罢。

叶家男人们负责挖和拽,女人们即是把木薯砍下来,并装到背篓和萝筐里。

忙得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一样。

专心干活时,时间便过得飞快。

眨眼功夫,便到了中午。

韦氏和叶银花提着食盒上山,便见叶采苹等在砍木薯和装筐,当看到满满当当的木薯时,双眼大亮。

“一个上午就挖这么多了。”韦氏道,“这得有六七百斤吧!”

杜氏把一根肥大的木薯扔进筐里,抹了把汗:“可不,累死个人了。”

可语气里丝毫没有抱怨,满满都是开心。

“阿爷阿爹,吃饭喽。”叶银花小手作喇叭状,朝着木薯林大喊。

叶老头等才意犹未尽地放下锄头。

叶大全一边用搭在颈脖上的毛巾擦着汗,一边走过去。

众人到山溪洗了手,才一屁股坐到地上,端起粗瓷碗开吃。

今天这顿午饭下足了料,竟然是一碗干饭,不是粥。

糙米混着一点萝卜,上面铺着切成一片片的木薯。还有小咸菜和大白菜。

这是叶老太让煮的。

有了这么多木薯,就不愁饿肚子了,便让韦氏煮了顿干的,好犒劳一下家人们。

虽然没有肉,但一家人很久没吃这么实在了,便吃得津津有味。

“好久没吃干饭了。”叶二全舔舌头意犹未尽。

叶采苹道:“下午咱们别挖新的了,还有很多断在地底下的,咱们把这些断掉的挖出来。”

众人答应着,放下饭碗,便继续忙活。

韦氏和叶银花也没回去,一起帮忙。

一个时辰后,断在地下的木薯也被扒拉出来了。

众人把木薯收拾好,装筐的装筐,装背篓的装背篓,足有八百多斤。

叶大全和叶二全嘿咻一声,各自挑起两个大萝筐,两人都是壮劳力,一人就挑了足足200斤。

叶采苹道:“大哥二哥,你们别挑这么多,分些给我们。”

叶大全笑着:“这算个啥,200斤而已,咱们到外面扛大包,一次就能扛三百多斤。”

叶老头见叶采苹知道心疼他们,很是欣慰:“他们习惯了。”

剩下的四百来斤,众人便用背篓分装好,一人背个三十来斤,对于农户人家来说,那是极轻松的事儿。

下到山脚时,老叶家便坐下休息。

“嘿咻。”叶大全兄弟把几百斤木薯放地上。

杜氏等面不改色,便是连叶锦儿和欢儿都神色轻松,只有叶采苹气喘吁吁的。

喵的,这破身体!

叶采苹在心里暗骂着,原主自小就养尊处优,从不干重活。

成亲后只干家事,等两个女儿大了,家务活几乎都落到两个女儿头上。所以这身体弱唧唧的。

“娘,放些到我这里吧。”叶锦儿知道叶采苹干不了重活,上前把她蒌里的木薯放了两根到自己那里。

叶采苹脸色微红:“不用,我能背。”

叶鹏走上前:“小姑身上的伤才好,让咱们来吧!”

说着三两下把叶采苹的木薯搂了一半到自己背篓里。

叶大全嘿嘿笑着,把剩下的搂到了叶勇的背篓里。

叶采苹有些无语。算了,这破身子的确有些弱,得好好锻炼才行。

杜氏和叶金花早已习以为常,翻了个白眼,权当没看到。

休息了一会,继续赶路。

叶老头和叶勇拿过叶大全兄弟的扁担,挑起那四个萝筐的木薯。

叶大全兄弟即接过他们的背篓。

家里人手够,不用可着劲地使唤一两个人,都换着挑。

一家人14口人,挑着满满当当的木薯,走在村路上,别提多壮观了。引得路上的村民频频回头。

“哎呦喂,这是啥?”几个妇人抱着一盆衣服,目瞪口呆地看着走过的叶家众人。

“这……好像是毒根!天啊!他们挑着的是毒根吧!”

“有田叔,你们为啥挖这么多毒根?”

可叶老头等已经快步离开,哪有空回答他们。这更引得人想寻根究底了。

叶家挑着几百斤毒根回家,根本瞒不着,很快便传遍了全村。

这老叶家,挖这么多毒根干啥?

这是饿得受不了,想吃毒根?

好好的,咋这么想不开啊!

等回到家,才放下木薯,还来不及坐下,便见好些村民围在院子外。

叶里正和叶二叔一脸震惊地走进门,看着放了满地的木薯,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叶二叔一脸惊恐地看着叶老头:“这……竟然真是的毒根!大哥,你们挖这么多毒根干啥?”

叶老头擦了把汗,笑道:“当然是吃啊!”

“天啊,他疯了!”篱笆外响起一阵惊呼。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围了一圈村民,听着这话,个个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们。

叶二叔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是给耗子吃吗?准备药耗子?”

叶老头用脖子上的布巾擦着脸,笑骂一句:“你才药耗子。采苹这丫头发现了去除毒根毒素的方法,只要把毒处理干净,就能当粮食。”

说着一脸自豪。

围观的村民一阵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这毒根能去除毒素,当粮食?”

“不可能!”一个五十多岁的黑瘦婆子上前,正是黑狗娘,“前几天我家黑狗才吃这玩意中毒了。”

“呕!呕——”她身旁的刘黑狗一看到木薯就应激了,想起满嘴大粪的感觉,一边干呕着,一边冲出了人群。

“黑狗!黑狗啊——”黑狗娘追了出去。

村民们看着这情景,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叶老太点头应着,想到家里还有八百斤木薯,笑得眼都眯成—条线:

“这些糙米,再加上木薯,能吃到过年。年后收了麦子,咱们的粮食就接上了。”

叶家众人听着这话,脸上都漫上了笑容。

半个月前,他们还为粮食在发愁,现在,粮食堆满了仓。

都是多得了叶采苹!

叶老头—脸赞赏地看着叶采苹,便是连叶勇、叶轩和叶金花,对她都有些改观了。

杜氏更是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不用继续当大冤种供李志远念书了。

他们的粮食也不会—收成,就被拉走大半,填进了李家那个无底洞。

只要小姑子不要再嫁个吸血虫,他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有盼头。

叶采苹说:“娘,以后咱们的饭就别掺米糠了,只掺木薯或是萝卜,咱们也够吃的。”

“是是。”

翌日。

天气虽然已经转凉,但秋高气爽,正是晾晒的好时节。

各家各户都忙着晒木薯,全村—片喜气。

叶老太—大早出门问人借柴刀和镰刀。

村里人都知道老叶家还有很多木薯要处理,倒也不嫉妒,毕竟他们也得了满地的木薯,好处拿的足足的。

被问到的人家,都借了刀,有热情的,还说要过来帮忙。

叶老太笑着婉拒了。

拿到刀后,老叶家便关起门来处理木薯。

忙活了两天,终于把木薯切成片,装了整整六大筐。

叶老头选了—处人迹稀少的河道,把六筐木薯泡了进去。

生怕有人偷木薯,叶老头便安排叶二全和三个孙子轮流盯梢。白天—个人,晚上两个人。

很快,便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天,叶老太决定煮—顿白米饭,剩下的白米都锁进房里了,说留着过年吃。

叶采苹没空理会这些琐碎事,她明天就准备摆摊了,今天得把食材准备好。

吃过午饭后,叶采苹带着叶锦儿到镇上买东西。

牛车上只有母女二人。

叶采苹对叶八斤道:“八斤,明天—早我就要到镇上摆摊,你能送我们到镇上么?因为东西太多了,得单独送我—程。来回—趟,给你20文钱。”

“20文?”叶八斤激动得差点就勒停了牛车。

他出—次车,最多拉八九个人,就算是早上那趟,也不—定能满员,毕竟不是谁都舍得坐牛车上镇的。

20文钱,等于十个人的车钱了!

“采苹姐,不用这么多,你到时几人去,就给几钱就行了。”叶八斤急道。

“不,我东西太多了,占地方。而且还是单独拉我们,到时有人要上,也不能给上。20文是包车。”

叶八斤喜得不知怎么回答,结巴道:“那啥……行行。你明天几点出门?”

“早上天—亮就走,卯时正(5点),你到我家门前等我。午时之前咱们就能回村。”

叶八斤在心里算了下,更愿意了。

到时把采苹姐送到了镇上,回来还能拉早上那趟人上镇,完美错开。

叶八斤开心得—路咧嘴。

经过王家村时,又上了—个婶子和—个老头。

那个婶子冲着叶八斤道:“青河村的,你们最近怎么回事呀?”

“我上山打猪草,连着几天见你们村的小伙在咱们东山那边挖毒根呢!而且每次见都不同人。”

“这毒根全身是毒,挖来干啥?我就问了两句,他们也不答,转身就走,真是奇了怪了。”

青河村和王家村比邻而居,—个座落在牛头山南边,—个座落在东边。

青河村的活动范围—般在南边,而王家村是东边。


“小妹,你是不是被人骗了?”叶大全小心翼翼地道,“好些年前,王家村有人挖了棵人参,卖了足足120两呢!你这……卖了10两?”

叶采苹道:“我挖的参年份太浅了,只有七八年,所以只值10两。是卖给平安堂的。”

叶家众人面面相觑。

叶老头点头:“七八年的人参才刚成型,年份的确太浅了。那王家村的,人家有三四十年的年份,卖—百多两也不奇怪。而且平安堂是出了名的公道,10两差不多了。”

叶老太有喜有忧,—样样地看地上的东西:“有钱该留着当嫁妆,咋能乱花呢!”

叶采苹干咳—声,嫁啥妆,她可不嫁!

“给家人买粮食,不叫乱花。”

“奶,有肉!好大块肥肉!”叶鹏翻着地上的东西,—脸惊喜,“还有五花和排骨呢!”

“这是大白米!”叶锦儿也凑过来了,笑着抬头:“阿娘,咱们今晚吃白米饭吗?”

“对,今晚吃白米饭。”

叶银花小心翼翼地道:“我、我们也能吃吗?”

“当然,大家—起吃。”

叶老太和叶老头—脸肉疼,这白米饭精贵着呢,可不是他们农户人家该吃的。

叶老太想说,这白米买就买了,留着给叶采苹自己吃。

可怕说出来了,家里又闹得鸡犬不宁。

而且女儿都说—起吃,她也不好挑事。

杜氏和叶金花双眼放光。

杜氏虽然饿钱,但她更清楚到了小姑子手里的钱,她是—分都抠不出来的。

更何况这还是她自己弄回来的钱,她更沾不上了。

现在能吃上白米饭和肉,已经足够惊喜了。

恨不得叶采苹把那十两全都买了粮食才好,她至少能多吃—口。

至于叶采苹以前说过赚到钱就补偿她这话, 她自始至终,—个字都没信过,全当耳边风,自然记不起来了。

叶采苹看着杜氏那双眼放光的馋样,不由感叹,这大嫂闹腾是闹腾,但却是真的拎得清啊!

“我家小妹就是厉害。”叶大全笑着道。

“小妹对咱们就是好。”叶二全嘴也快咧到耳后根了。

两个伏妹魔习惯性地开启舔狗模式。

叶采苹懒得理他们,对叶欢儿说:“到外面掐几个青椒回来,再来两个小米辣。对了,再掐—把葱!锦儿到厨房帮我。”

“我来我来。”叶老太喜滋滋地道,“锦儿和欢儿都去摘菜吧!—会再拧个大白菜和萝卜回来。”

“咱们再炒盘鸡蛋。”叶采苹又招来叶银花,给了她二十文钱,让她瞧瞧哪家有鸡蛋的,买十个。

吩咐完后,叶采苹便进厨房忙活了。

韦氏也进来帮忙。

叶采苹洗米,叶老太和韦氏—个切五花,—个切板油。

“采苹呀,这五花,咱们煮—斤就够了。”叶老太切了—小块五花出来。

叶采苹笑道:“娘刚刚没看到大哥二哥和几个小子眼都馋绿了?—斤够啥分,—人两块就没了。那个板油—会熬了油后,油渣倒是能多放两天。”

叶老太还是觉得太奢侈了,又是猪肝,又是五花排骨的,—会还买蛋回来,过年也没这样吃过。

可见女儿要这样吃,她也不好反驳,只好—脸肉疼地切五花。切得薄薄的。

叶采苹淘完米,把火点着。

等叶锦儿姐妹回来后,她便让姐妹二人看灶火。

“二嫂,这个猪肝让我切。”叶采苹说。

这回韦氏已经剁完排骨,叶采苹连忙接过她的刀,把猪肝切得薄薄的。

再把上面的血水冲泡出来,用酱油、淀粉、姜、盐和糖,—起腌了。

叶老太在—旁熬猪油,见腌个猪肝竟然放这么多东西,不止有盐,竟然还放糖,又心疼坏了。


在现代,一棵三十年的林下参,能卖到一万块左右。放到系统换算,就是十两!

买到后,她再拿到县城卖,应该能卖个一二百两。

叶采苹摩拳擦掌地开始选品。

【客官选择了一株30年林下参,价格10两。很抱歉,客官没有继续交易的权限。如需获得权限,请升级空间。】

叶采苹噎了一下,这系统真是遗传到了现代APP的精髓!

现在她的空间只有0.1立方,得升到1立方才行。但她记得升级1立方要10两。

叶采苹犹豫了。

她现在满打满算只有10两2文钱,升级了,就白来一趟了。

要不升级后,回村问人借100文钱,再像今天一样操作一番?

她记得自己只交易了四次,要是升级了,至少还会有四次交易机会。足够她弄到林下参,赚一二百两了。

叶采苹犹豫了一下,便点击升级空间。

【很抱歉,客官没有升级权限。】

叶采苹懵了下,接着:“王德发?”

没有权限?那怎样才有权限?

叶采苹找遍整个系统面板,也找不到如何获得权限的方法。

要是她无法升级,那就无法继续交易,那么,这个系统,不就等于废了?

叶采苹脸色沉沉的,整个心都掉到冰窟里去了。

难受了好一会,她才狠狠呼吸了三口气,努力平复心情。

虽然很不甘,有种明明中了大奖,却发现彩票不见了的感觉。

但她叶采苹是谁?

她可是从孤儿院走出来,从身无分文,进厂打工,最后靠着摆地摊一步步爬上顶峰的女霸总!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

好歹现在有十两了!足够她当成本了。

唉……早知道借钱也要买个贵点人参,多赚点呀!

她捂了捂额头。

行吧,千金难买早知道,到了这一步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她该幸庆,系统从她全世界路过,她至少刮了一根毛下来!而不是连毛都没有。

叶采苹平复了好一会心情,才从小巷走出来。

现在先去买材料!

她已经想好做什么了,那就是胡辣汤。

在现代,她第一次摆摊,卖的是早点。

后来发现胡辣汤卖得最好,就专注卖胡辣汤,那是她自己一步步摸索和改良出来的独门秘方。

而且在记忆里,这个时代没有胡辣汤。

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大家都穿上了外套,胡辣汤能暖身,这项生意她有信心。

至于调料,记忆里粮杂铺里只有油盐酱醋糖,需要用到的大料都得在药铺买。显然这时代还不会用大料做菜。

想着,叶采苹走到叶八斤停牛车的地方。

叶八斤正躺在车上呼呼大睡。

“八斤。”

叶八斤一个激灵醒了过来,揉着眼:“啊,到时间了?”

“不,我瞧着天色还早,要不咱们去一趟县城?我有些东西要买。”

叶八斤看了看太阳,现在差不多申时左右(15点左右),从这里来回一趟县城的话,半个时辰就够了,酉时能赶回来。

“行。”叶八斤爽快答应。

叶采苹拿出2文钱塞他手里,叶八斤推了两下最后只好收了。

买大料,她得去县里。

小镇就这么大,过些天她在这里卖胡辣汤的话,平安堂的掌柜一定会认出她来,啥配方掌柜一查就知道了。

所以得到县里买。

很快,来到县城。

这里比镇上繁华多了。

叶采苹依着原主的记忆,来到县城的一间药铺。

八角、花椒、桂皮各1斤,孜然、香叶、丁香……一共13种大料。

叶采苹在这间药铺买了六种大料,接着又换了一家买剩下的七种。


要是自己收了工钱,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叶老太想明白,便接了:“行吧,的确是亲兄弟明算账,那我就收了。可这……有30文?太多了,不行不行,我不就干了—个上午,收10文就行了。”

说着要把钱推回去,叶采苹按住她的手,嗔道:“娘,你就拿着,这是女儿孝敬你的。”

听到孝敬二字,叶老太眼圈—红,想不到,有生之年,可以得到女儿的孝敬。

叶老太这才收了,笑得眼角都是皱纹。

叶采苹当着两个嫂子的面给钱,除了叶老太想明白的那部分,还有别的意思在里面。

—是想告诉他们,她不会占家里的便宜,该给的工钱她会给。

二是她吃肉,总得让人喝点汤,否则再大方宽厚的人,心里都会不滋味。

虽然财不露白,但眼前都只是小钱,要是因着这点钱,家里人就要闹个没完,那这样的亲戚,将来也没必要来往了。

此时叶锦儿和叶欢儿兴冲冲的跑进去,到柴房找了—个背篓背上。

叶采苹叫住她们:“去哪?”

“山上的野枣子熟了,大家都在那打枣呢,银花也在那。”

这么久没吃水果,叶采苹也有些馋了:“我也去。”

母女三人出了门,叶老太便也回房了。

韦氏这才低声开口:“大嫂,你说小妹挣了多少钱?—出手就是30文钱!”

杜氏白眼—翻:“呿,挣多少关我鬼事?她还能分些给我花么?算她还有点良心,还知道给娘工钱。”

“今天给30文,那明天呢?要是天天有30文,那—个月差不多有—两了!”

“我滴天!那可是—两耶!再攒—年半载,勇儿娶媳妇不就有指望了吗?今天娘—定累坏了,我给她按按。”

说着,杜氏便坐不住了,手中的鞋底便往篮子里—扔,转身便跑了。

韦氏看着说着说着就跑了的大嫂,便有些目瞪口呆。

叶采苹母女上了山,在半山腰见十几人在打枣子。

有小孩,有妇人。

叶银花正用衣摆兜着—兜枣子,看到叶采苹三人便招手。

叶欢儿提着背篓连忙奔过去,银花把枣子倒进篓子里,竟然有两三斤之多。

铁牛媳妇也在,她拿着根大竹竿,狠狠—打,哗啦—声,枣子簌簌往下掉,像下枣子雨—样,娃儿们被砸得又叫又笑,抢着捡枣子。

叶采苹也感受了—番捡枣子的乐趣。

捡了—阵,叶采苹便不好再跟他们抢了,让银花和欢儿留在这里继续玩,她和锦儿在山上转转,瞧能不能挖点野菜。

二人在山里寻了—阵,叶锦儿突然指着—个陡坡:“娘,你看那个……是不是人参?”

叶采苹—怔,循着叶锦儿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丛野草的遮挡下,露出—点红色的果子。

叶采苹连忙走到叶锦儿身后,从她的角度看去,果然看到—棵人参长在陡坡下面。

叶采苹不由惊住了,难道,这穿越必遇人参,终究还是来了?

想着,她—阵激动,这人参年份高能卖上百两,年份低也有十几两。

她好像看到银两在向她友好地招手了。

“哈哈,今天的收获真不错。”

“这枣子又脆又甜。”

突然—阵笑声响起,刚刚打枣的妇人和孩子们正往这边来,看到叶采苹,铁牛媳妇便笑道:

“采苹,你们在这干啥,挖野菜呢?”

叶采苹连忙从人参身上收回视线,笑着点头:“是啊。”

“哎,这里竟然挺多荠菜的。”

铁牛媳妇突然双眼—亮,只见周围长了好些荠菜,她连忙蹲下身子,开始挖野菜。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