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七十年代小娇娇结局+番外小说

七十年代小娇娇结局+番外小说

素衫清韵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温婉将东西背在身上站在人后面一点也不着急,反正去哪里都一样,她就不去跟人挤了。等都抓完了,她才上前,盒子里就剩下两个纸团了,她捻了一个在手里,打开,上面写着两个字:“西河”。然后就听见各个大队来的接人的人在吆喝,温婉寻着声音去了西河大队那边。就算抓阄人数也是均等的,西河这边分到八个知青,五个男同志,三个女同志,背着自己的东西站在一起哆嗦着。这边属于西南地区,下午下车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没有首都那边那么冷,但是这会儿到了夜里真的冷的不行,毕竟是冬月里了,打哆嗦什么的太平常了。西河来接人的是其中两个队的生产队长还有大队的会计。本来是不愿意走这趟的,但是人已经来了,不能不接收。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来接人,可以先挑一下人,起码挑两个能干活的...

主角:温婉陆东平   更新:2024-12-08 09: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婉陆东平的其他类型小说《七十年代小娇娇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素衫清韵”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温婉将东西背在身上站在人后面一点也不着急,反正去哪里都一样,她就不去跟人挤了。等都抓完了,她才上前,盒子里就剩下两个纸团了,她捻了一个在手里,打开,上面写着两个字:“西河”。然后就听见各个大队来的接人的人在吆喝,温婉寻着声音去了西河大队那边。就算抓阄人数也是均等的,西河这边分到八个知青,五个男同志,三个女同志,背着自己的东西站在一起哆嗦着。这边属于西南地区,下午下车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没有首都那边那么冷,但是这会儿到了夜里真的冷的不行,毕竟是冬月里了,打哆嗦什么的太平常了。西河来接人的是其中两个队的生产队长还有大队的会计。本来是不愿意走这趟的,但是人已经来了,不能不接收。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来接人,可以先挑一下人,起码挑两个能干活的...

《七十年代小娇娇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温婉将东西背在身上站在人后面一点也不着急,反正去哪里都一样,她就不去跟人挤了。

等都抓完了,她才上前,盒子里就剩下两个纸团了,她捻了一个在手里,打开,上面写着两个字:“西河”。

然后就听见各个大队来的接人的人在吆喝,温婉寻着声音去了西河大队那边。

就算抓阄人数也是均等的,西河这边分到八个知青,五个男同志,三个女同志,背着自己的东西站在一起哆嗦着。

这边属于西南地区,下午下车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没有首都那边那么冷,但是这会儿到了夜里真的冷的不行,毕竟是冬月里了,打哆嗦什么的太平常了。

西河来接人的是其中两个队的生产队长还有大队的会计。

本来是不愿意走这趟的,但是人已经来了,不能不接收。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来接人,可以先挑一下人,起码挑两个能干活的好伺候的,免得上工干不了活还要他们贴口粮。

温婉这种小胳膊小腿的被嫌弃了。

她也不恼,西河大队有四个生产队,这边两个不要,不是还有两个,她在哪都行。

这下不用坐拖拉机了,得步行,好在西河到公社不是最远的,走路要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

温婉背着东西跟一座行走的小土包似的,很快就掉队了。

等陆东平他们发现人数不对的时候,她已经落下很远了。

晚上走路,全靠前面的几个火把,掉在后面哪里还能看得见,可不就是越掉越远?

陆东平觉得有些牙疼,这是哪个脑子进水的弄了这么一个玩意儿下来。这走路都走不利索,怎么支援农村,搞屁啊!

抬脚往回走,一阵风似的就到了温婉跟前,空出来的手将她手里的两个口袋拿下来,将手里的火把往她手里一塞:“拿着,再跟不上就把你丢半道上喂狼!”说完,顺带的把她身前挎着的大口袋也拎了下来。

东西拎在手里才拧眉,又打量了温婉一眼,也不知道整的什么东西,这么沉,怪不得走不快。

温婉抿了抿嘴没说话,完全没被陆东平吓到,这种大路上哪里来的狼,当她是三岁小孩子呢?

这人生的牛高马壮的,看着年纪不大脾气不小,心肠到挺好,帮自己接了行李还帮忙提东西。

她拿着火把仰脸看了他一眼道:“谢谢你啊,你叫什么名字啊?”这人个子有点高,她一米五五,说话还得仰着脸,累人。穿着件半新旧的军大衣,三七开的头发,边沿天生微卷,浓眉大眼的倒是一副好样貌,只不过看起来有点黑,顿时就拉低了整体样貌。

打量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不等陆东平开口就先说了自己的名字:“我叫温婉,三点水那个温。”

陆东平突然开口道:“搪瓷碗那个碗?”

“不是呀,女字旁那个,不一样。”

陆东平觉得自己有点缺德,收起了打趣的心思:“你还没成年吧?怎么就想起下乡了?你们这些城里的人,有条件不好好读书,脑袋发热往农村跑,农村的日子,可没你们想的那么好。”

“十六就能下乡了,我都十七了为什么不行?读书,能读的都读了,再往上,不是不能考了吗?反正国家号召,那就响应号召,在哪都一样。”

陆东平无话可说,城里吃商品粮能跟农村一样?

这小知青脑壳有问题。

停下交谈之后他发现了一件事情,原本他是来带温婉企图撵上前面的人的,结果这么一说话越走越慢,他完全是在迁就这小东西的步伐,结果就是他们两个人越掉越远,前面的火把都看不见了。

他看了看边上的小知青叹了口气,这几个人是啥意思,就把这小东西丢给他了?丢给他们队了?

明天他大伯要是知道了,得气死。

这怎么看也还是个小孩子,怎么下地上工。

西河大队有四个生产队,陆东平家算是离公社最近的,属于陆家咀生产队。大队到也不是特别的过分,将温婉丢给他之后又丢了个叫朱峰的男知青给他。


男知青住的屋子旁边搭了个不大的棚子,里面有个火坑,还有一个很简陋的灶台,上面放着一个烧的漆黑的瓦罐和一口不太大的铁锅。旁边有一对水桶,里面放着一个葫芦做的木瓢。

刘常青和王建茂两个是队上的老知青了,有工分,有口粮,做饭两个人轮流着来,粮食就放在他们住的那屋里。

但是这是人家两个人的口粮,朱峰没有权利去动,温婉更不可能跑人屋里去舀粮食,暂时也就只有这水能用。

温婉是被娇养着长大的,哪怕后来许如茵不在了,别的女人登堂入室也不敢亏待了她,毕竟许家实力在那里。

厨房她都没进过,更别说来烧乡下的土灶。

不过她也知道哪些柴火好点哪些不好点,塞了麦草进灶腔,划开火柴,火苗一下子窜上来,出来的青烟呛的她好一阵撕心裂肺的咳。点个火,熏的眼泪婆娑的,朱峰看着哪还忍心让她弄,二话不说喊她出去自己来点火掺水。

点着火,拿着瓢将瓦罐添满,然后坐下来慢慢的往灶腔里面续柴火。

然后去他们屋把几个人的热水壶都弄了出来,等水开就灌进去,然后再添水,锅底的火用灰埋起来,慢慢温着。

温婉站在门外面探头道:“朱峰同志,我要去一下公社那边的供销社,你去吗?”

朱峰其实没什么要买的,他来的时候觉得能用的他都带了,但是看着温婉他却鬼使神差的点点头:“去啊!”大概男人对漂亮的女同志都没啥抵抗力吧,何况温婉还不是一般的漂亮。

温婉笑了:“那行,那我去拿口袋,咱们这就走,早去早回。”

说着,抬脚去了自己屋里,再出来的时候脖子上就又多了条围巾,身上挎了个军绿色的帆布包,上面还有个红五星,五星下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大字。

陆家咀到公社这条路他们昨天半夜走过了,多少还是有印象的,朱峰一路走一路跟温婉说话。他们都是从首都过来的,也都是上了高中没法继续再上然后下放到农村来的,共同语言还是挺多的,很快就熟稔起来。

甘岭公社其实不算大,一条过道贯穿,边上有个岔道,过去是公社的小学和初中,大道边上有供销社,还有甘河公社专门的办事处,一个很大的院子,党委,妇联,武装部都在一处。

温婉一路东瞅瞅西看看,原本就是个小矮子,腿短走路慢,这样子就更慢了。朱峰边走边等,等的有些绝望。

女同志是不是都这么磨叽啊,他原来班上那些女同学也不这样啊!

还是说漂亮的女同志才会这样,毕竟他以前认识的那些女同学都没有温婉漂亮,温婉不只是漂亮,还特遭人疼,你一看见她眼巴巴的瞅着你,心都化了的那种。

公社供销社不大,二十来平方的样子,除了卖一些火柴,盐,针线之类的小东西,还会卖碗,盆子,还有热水壶这种稀罕物件,最紧俏的就是各种布。

温婉带的东西更全,吃的一大包,除了肉干还有各种糖果饼干,一大口袋,不然行李怎么会那么重呢?用的就更全了,茶缸子,水壶,雪花膏,牙刷……乱七八糟的只要是有的她全部都带着了。

现在缺的就是俩盆子,洗脸洗脚总要用的。

供销社有印着牡丹花红双喜的搪瓷盆,还有铝铁盆,她买了带花的搪瓷盆,那个好看。一只红花,一只兰花,也好区分。

买完了之后她也没打算再多耽搁,正打算往回走呢,回头却找不到朱峰了。

供销社就这么大地方,她拿着盆子出门,外面大道上也没有,不知道这人跑什么地方去了。

自己先走一步会不会有点不好?


火车况且况且的响了一路总算停了,温婉踮着脚将架子上的行李取下来,两床新弹的被子,厚厚的一大包,还有一个劳动布背包,里面装的是她的衣裳,左手提着个热水壶,右手提着两个布口袋,跟在人群后面慢悠悠的往出口走。

下了火车,一脚刚踏上月台,寒气迎面而来,她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被围巾帽子遮住的小脸再往里缩了缩,真的就只剩下一双眼睛留在外面看路了。

心里有些兴奋,再不复车上那恹恹的神色,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瞅来瞅去,听见不远处的的大喇叭喊着:“甘岭公社的,甘岭公社的,这边这边!”

满满两节车厢的人在月台上就直接分开来,温婉是要去甘岭公社的,男男女女年龄不一,有好几十个人。

装扮都和她差不多,背着铺盖卷,拿着换洗的衣裳,两手不空。只不过温婉有些夸张,她生的娇小瘦弱,被身上的行李挤的就剩个脑袋和两条腿了,走路也走不快,慢吞吞的跟只乌龟在爬一样。

甘岭公社的拖拉机就在车站外面,来接他们的是公社干事和武装部的人。人和行李,塞的满当当的,温婉坐在自己的铺盖上面,抱着自己的包,两条腿蜷着把热水壶夹中间感觉有点难受,想换个姿势,却又挤不开。

火车到站已经是下午的时候,据说县城到下面公社坐拖拉机还得两个小时,到了公社还得到大队,到下面的生产队。

温婉在那里瞎琢磨,拖拉机上也不知道谁起的头,突然就唱起歌来:“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后边的拖拉机上的人一唱,前面也不甘示弱的吼起来,刚刚开始乱七八糟的很快就跟上了调。

开拖拉机的车把式刘得财嘿嘿笑了几声:“城里这些娃娃,倒是劲大的很,也不嫌累的慌。”

他旁边坐的是公社武装部的干事陆东平,穿着军大衣抱着膀子靠在那里抬了一下眼皮道:“希望分到生产队上工之后也有这么大的劲头。”

那是不可能的。

城里这些年轻人,不是他嫌弃,估计生产队的社员就没有不嫌弃的。说是下乡来支援农村建设,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仗着自己识几个字,那眼睛就直接长在了头顶上。

他又不是没见过,他们队上之前就有知青过来,这两年没动静了,他还以为就这样了,谁知道突然又来这么多。

甘岭公社下面有六个大队,这么多知青,估计每个大队都能分到,他们队上估计也跑不掉。

温婉晕车,火车也晕,好不容易下了火车就喘口气的功夫又上了拖拉机。

拖拉机突突突的出了县城,然后那个路就一言难尽了,颠簸的把人心肝肺都整出来了。

刚开始还放声高歌的知青再也唱不出来了,被颠簸的一脸菜色。

温婉缩着脖子抱着口袋趴上面,脑子里想着那些光怪离陆的事情,居然给摇睡着了。等被人喊醒,周围已经全黑了,车上的人下去了一大半,一只大手拍了拍她:“哎!醒醒,下车了!”

温婉睁眼,有一瞬间的迷糊,然后甩了甩脑袋清醒过来,借着火把的光亮看着站在拖拉机边上喊她的人道:“同志,能不能帮个忙,帮我把行李接一下。”

陆东平站在那里,舌头顶了顶后槽牙看了她一眼,点点头:“行,你递下来。”这小知青看着很小啊,满十六了没有?说话奶声奶气的,这是谁家的奶孩子给弄错了吧?

温婉将手里的大背包递下去,然后是铺盖卷,热水壶,然后还有两口袋。

陆东平看着手里的东西挑眉,这是家底子很厚的架势啊,整这么多东西。

温婉麻溜的手一撑,从拖拉机上跳下来。

陆东平微微挑眉,哟呵,小东西还挺利索。

等拖拉机上面的知青都下来了,公社里面的干事才捧了个大铁盒子过来:“来来,我们甘岭公社有六个大队,为了公平公正,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抓阄,抓到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四十九名知青,他写了五十个纸条,都团成一团,大队也有好有坏,抓到哪个是哪个,凭运气。


回去之后没有一会儿就下工了。

刘常青和王建茂都回来了。

灶上面温着水,灶台后面是剁好的柴火,朱峰坐在门口还在继续剁柴,看见他们两个人之后才道:“水都是烧好的,就等你们回来了,我们刚来,也没有口粮,也不好随便动你们的东西,所以就没煮饭。”

刘常青应了一声,进屋开始添火。

朱峰放下手里的柴刀凑到灶房门口问他:“哎,刘常青同志,你和王建茂同志来的早,算是我们的前辈,能不能请教一下,你们刚来的时候是咋弄的?”

王建茂从屋里舀了粮食出来道:“刚来那会儿什么都没有,就连这两间房子也没有,住社员家里,吃饭就是得花钱拿粮票。我们算是运气好,陆家咀这边的人虽然说各有各的小心思,但是总体也算是和善,我听说别的生产队有知青就特别倒霉,拿了钱和票饭还吃不到嘴里去。”

刘常青点头:“就是,当时我们是两位男同志两位女同志,分散住在社员家里,后来才修的这两间屋子。在社员家里呆了好几个月吧,刚开始就是自己拿钱和票,按着粮食价格来给。但是这些东西总归有限,谁有那么多钱和票往里面填啊,后来就搬出来,去队上打借条支粮食,然后努力干活挣工分,到年底再还回去。”

“我们在家谁下地干过活啊,刚刚来的那会儿真的,感觉生不如死,别说还粮食了,挣的那点工分还不够当下果腹的。社员对我们也特别的不满,两位女同志熬不住,不知道哭了多少回,然后就在队上处了对象和人家搭伙去过日子了,就剩下我们俩。”

说完,问了朱峰一句:“温婉同志呢?”

朱峰道:“说是要出去转转,熟悉一下。”

王建茂和刘常青对视了一眼,叹了一口气:“看着她的样子应该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不知道她能在这边熬多久。”

温婉这会儿正在生产队东头的山里面窜。

先前没下工的时候半坡上都是人,在开荒,地里面也是人,有半大的孩子在地里面割猪草,她摸了摸出门的时候揣在兜里面的糖提着布口袋凑了过去。

“小朋友,我能不能在地里面掐点野菜?”

几个浑身脏兮兮,满身补丁,年龄不一的孩子瞅了她一眼,其中一个小姑娘细声细气的开口道:“阔以哦,这都是集体的,里面的猪草野菜大家都能掐,你小心点别踩到庄稼。”

这会儿地里面的麦子有一两寸的样子,里面的猪秧秧和荠荠菜倒是比麦苗壮多了。

这群孩子基本上都是八九岁十岁左右的样子,下地开荒那是不能,倒是可以在地里面掐点野菜给家里垫一下。

温婉笑眯眯的道了谢:“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看了一眼旁边的男孩子,然后才开口道:“我叫三丫,在家排老三。”

温婉摸了块糖递了过去:“谢谢三丫,姐姐请你吃糖好不好?”

三丫迟疑了一下,却最终没有抗住糖的诱惑。

她还没有吃过糖,但是听别人说,糖块可好吃了,比糖开水还甜。

都是差不多年龄的孩子,看见三丫得了糖各个脸上都是一脸的羡慕。

温婉将一群孩子的神色尽收眼底,伸手在兜里面掏了掏,掏出一把水果糖来。

“喏,都在这里了,我是刚刚来的知青,到队上什么都不懂,问你们点事情啊,知道的回答我了就给糖吃。”

一个大小孩带着一群小孩子在一把水果糖的诱惑下很快就混熟了,叽叽喳喳热闹的不行。

很快,温婉打听到了自己要打听的,提着的口袋里面野菜也装满了。

都是水灵灵的荠菜和野葱,她原本不认识,这回可认识并且记住了,这两样是能吃的。

等她回知青点,房子上面已经是炊烟袅袅。

刘常青在屋里做饭,王建茂去担水。

朱峰看着他拿着扁担挂着木桶觉得很新鲜也要试一试,结果就挂着两空桶都不行,路都不会走了。

水井在离麦场不远的水田上边,那里有道小河沟,贯穿整个陆家咀,下去之后就流进了西河里。

王建茂带着朱峰去看了水井,告诉他怎么舀水,然后就回去了。

以后要住在一起,一起吃喝,挑水是大家的事情,不可能他一个人做。


陆东平刚刚从民兵训练营过来打算去武装部,不经意间一瞟就看着不远处的端着盆子的人,瞅着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

他本来也没有打算理会的,但是从边上路过的时候却被叫住了:“陆东平!”

陆东平的脚步一顿,转脸看着不远处的小姑娘,听着声音他一下子想起来了:“你是,你是昨天刚来的那个小知青温婉?”哦,昨天晚上黑咕隆咚的,小知青把自己裹的就剩下一双眼睛,也没瞅清楚长什么样,怪不得老远看着眼熟,走近完全不认识。

不过,这小知青长的可真他娘的好看,他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巴掌大的小脸带着一点没长开的婴儿肥,水汪汪的大眼睛,粉嫩粉嫩的……

陆东平猛然咳嗽起来,伸手拍了自己一巴掌,让自己不太正常的心跳变的正常一点,觉得自己这会儿有点像臭流氓。

温婉哪知道他脑子里一会儿功夫出现这么多废料,点点头道:“对呀,我是温婉,你不记得啦?我们昨天晚上一路来着。陆东平同志,你有没有看见朱峰啊,就昨天跟我们一起的那位男知青。”

陆东平看了她一眼道:“没看见,你们今天不上工?怎么跑公社来了?”

“队长说让我们今天先熟悉一下,把缺的东西该置办的置办了,明天一早开始上工。我缺俩盆子,跟朱峰一起来买的,一转身他就不见人了。”

还熟悉一下,明天上工?他怎么不知道他那亲大伯这么好说话了?

不待他回答,朱峰就来了:“温婉,你买好啦!”说完,招呼了陆东平一声:“陆干事。”

陆东平点点头,温婉道:“我正找你呢,再不来我要先走了。”

“不好意思,我刚刚有点事情,咱们这就回去吧!”人有三急,他出去找厕所没找到,只能找个僻静的地方解决一下。

温婉朝着陆东平摆摆手:“陆东平,你先忙,我们回队上啦!”

陆东平挥挥手,抬脚就朝武装部走去,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目光落在朱峰身上眯了眯眼睛。

他记得昨天晚上小知青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时候,这个朱峰一路上屁都没有放一个,今天小知青把小脸蛋露出来了,就跟狗见了肉骨头似的往跟前凑了,不是个好东西!

回头有时间要跟小知青好好说说,别年纪小小不懂事被这些狗男人骗了。

知青点就她一个女同志,还是要注意点才行。

温婉端着盆子边走边跟朱峰讲话:“你到公社怎么什么都没买呢?”

朱峰挠头:“我瞅了一圈,没看见想买的东西。”说完,顿了一下又问温婉:“哎,你说,咱们要怎么解决口粮的问题啊?”

温婉也不知道。

要是每年腊月才发口粮的话,那岂不是要到明年腊月份才能领的到粮食?

原以为所谓的下放农村支持农村生产建设就是要干活。这活还没有开始干呢,倒是先要为生计发愁了。

队长早上说借支,温婉不想那样干,她从来都不喜欢借人的东西,借来是要还的。

那不借的话就得买,她也不是买不起。走的时候她就没打算再回去,她妈妈留下的那些东西,钱她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她提前都送去了许家让她外婆帮忙收着。

那个女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贤惠,很大方的给了她五十块钱,她也没有拒绝。她那个便宜哥哥,平时冷着脸,走的时候竟然也给了她钱。

大概她走了,一家人都觉得轻松了,破财消灾吧!

她临走的头一天晚上还去找她爸老温“彻夜长谈”,连哄带骗的把老温的私房钱全都骗了过来,一千多块呢!

踏上火车的那一瞬,她只感觉自己彻底解脱了。

毕竟那个家,妈妈不是自己的妈妈,哥哥也不是亲哥哥,唯一的爸爸老早就被人分走了。

老温那种陈世美,她一点都不想喊爸爸。

算起来她挺有钱的,但是财不露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