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听点是均衡发展,说难听点就是不上不下。
也因此,在贞观十七年以前,李世民从未好好看过这个儿子。
当然,宠爱是有的,但那只是将李治当成他的儿子,跟李承乾和李泰不同。
可自从那天在凌烟阁听过长孙无忌的办法后,李世民就开始思考了。
皇帝不是傻子,他知道国舅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个办法,缓兵之计?
不,只是打着缓兵之计的幌子,让自己允许李治入局。
但李世民会吗?
正如长孙无忌所料,会的。
因为晋王的身上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亦是每个不上不下的孩子都拥有的优点,老实听话。
李治是幸运的,如果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优点将会变成他的缺点,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谁让他老实听话呢?
可生在帝王家,那就不一样了。
诚然,李世民是希望他死后大唐的下一任君王跟他一样优秀,要是能超过他,那就更好了。
但在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下一任君王比起优秀,更应该老实听话。
可李承乾和李泰都没有这个优点,不然大唐也不会变成如今这样!
皇帝也不必这般痛苦,既如此,让李治入局,虽然是无奈之举,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稚奴,来,让为父好好看看你。”
李世民靠在龙榻上,朝跪坐在殿中的李治伸出大手。
“是!”
十五岁的晋王还是少年,稚嫩的脸上,紧张清晰可见。
他不知道他的父皇为什么召他来此,也不知道他的父皇为什么要盯着他看那么久,只知道他的父皇已经不像他小时候那样和蔼可亲。
所以这些年,比起父亲,李治更多的是把李世民当君王。
“呵呵……”
随着李治上前,李世民握着李治的手,自是能感觉到其手在发颤,当即宽慰一笑道:
“不要怕稚奴,你没有做错任何事,为父今天唤你来,只是想问问你对前几天的事怎么看。”
李治不明所以:
“什么事?”
“太子和魏王的事。”
“啊?!”
李治面色一白,赶忙从李世民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合在额上一拜:
“父皇明鉴,儿臣当时虽也在太极殿,可因为没休息好,精神全无,所以并未注意大哥和四哥说了什么,事情也一概不知。”
李世民眸光一冷:
“混账!你当为父是傻子吗?”
“连这样的谎话都编的出来,就算你是朕的儿子,也大不过欺君之罪!”
此话一出,李治亡魂大冒,可不知为何,还是硬着头皮道:
“父皇息怒,儿臣不敢欺君,真的……真的是不知情,没注意。”
“就算父皇要治儿臣的欺君之罪,儿臣也无话可说!”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一眼这样的李治,眸光闪烁良久,最终还是转为一笑:
“呵呵,是无忌教你的吧?”
说到这,见李治头埋得更低了,李世民仅是面色一黯,便再度伸出手拉着李治的手道:
“你有一个好舅舅啊稚奴,不管他是因为什么才教你,你都要记得,牢牢记得。”
“尤其是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不知情,没注意,哪怕有一天为父不在你身旁,你也要记得。”
“然后,好好对待你的兄长。”
闻听此言,李治缓缓抬起头,眼中的迷茫逐渐消失:
“儿臣,必然谨记!”
李世民面露欣慰,同时开口道:
“你是皇子,又是嫡子,而且已经十五岁,是时候帮朕的忙了。”
“今后每日早朝,你也来吧。”
尽管已经猜到,可当真的听到这话,李治的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激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