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小说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小说

乱了方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杨安就这么盯着杨广和杨雄。盯的他们二人也心里有些不爽了,杨广都在琢磨着,要不让人抽这小子一顿?也省的这小子越发猖狂?毕竟,先前杨安狂那么一下,他还能觉得是人不轻狂枉少年,但这一连两次,他这皇帝也是有脾气的啊。可他话还没说出,就见杨安忽然对身边的杨六五道:“杨六五,取某刀来,让家主和某伯父瞧瞧。”杨安也懒得和杨广,杨雄废话了。在他看来,自己老爹和这位族兄伯父,就是天生喜欢被打脸的那种荒古受虐圣体,一天不被打脸就不舒服。既如此。那就开打。“是,郎君。”杨六五也会心一笑,立刻小跑着就把杨安先前在给他们打造横刀时,也给自个打造的一把刀拿了出来。刚拿来,他就恭敬递给杨安道:“郎君,刀。”“嗯。”杨安颔首,接过那把横刀对杨广和杨雄露出了个凶残的...

主角:杨广杨安   更新:2025-03-01 06: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小说》,由网络作家“乱了方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安就这么盯着杨广和杨雄。盯的他们二人也心里有些不爽了,杨广都在琢磨着,要不让人抽这小子一顿?也省的这小子越发猖狂?毕竟,先前杨安狂那么一下,他还能觉得是人不轻狂枉少年,但这一连两次,他这皇帝也是有脾气的啊。可他话还没说出,就见杨安忽然对身边的杨六五道:“杨六五,取某刀来,让家主和某伯父瞧瞧。”杨安也懒得和杨广,杨雄废话了。在他看来,自己老爹和这位族兄伯父,就是天生喜欢被打脸的那种荒古受虐圣体,一天不被打脸就不舒服。既如此。那就开打。“是,郎君。”杨六五也会心一笑,立刻小跑着就把杨安先前在给他们打造横刀时,也给自个打造的一把刀拿了出来。刚拿来,他就恭敬递给杨安道:“郎君,刀。”“嗯。”杨安颔首,接过那把横刀对杨广和杨雄露出了个凶残的...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小说》精彩片段


杨安就这么盯着杨广和杨雄。

盯的他们二人也心里有些不爽了,杨广都在琢磨着,要不让人抽这小子一顿?

也省的这小子越发猖狂?

毕竟,先前杨安狂那么一下,他还能觉得是人不轻狂枉少年,但这一连两次,他这皇帝也是有脾气的啊。

可他话还没说出,就见杨安忽然对身边的杨六五道:“杨六五,取某刀来,让家主和某伯父瞧瞧。”

杨安也懒得和杨广,杨雄废话了。

在他看来,自己老爹和这位族兄伯父,就是天生喜欢被打脸的那种荒古受虐圣体,一天不被打脸就不舒服。

既如此。

那就开打。

“是,郎君。”

杨六五也会心一笑,立刻小跑着就把杨安先前在给他们打造横刀时,也给自个打造的一把刀拿了出来。

刚拿来,他就恭敬递给杨安道:“郎君,刀。”

“嗯。”

杨安颔首,接过那把横刀对杨广和杨雄露出了个凶残的笑容,然后铿的一声抽出,道:“来,爹,伯父,你二人谁想来试刀?”

杨安这是下定决心了。

必须给这两位长辈点colour see see。

“好刀,安儿,这真是你所打造的刀?”

但杨广和杨雄却都是一愣,眼中有着贪婪的盯着那把刀。

他们这辈子都不知杀了多少人了?又怎么可能看不出刀的好坏?

这把刀,刀光森寒,声音清脆,绝对是一把难得的好刀了。

可真是杨安所打造?

“嗯?”

但杨安却怔了下,奇怪看着杨广和杨雄。

心里很想说句,爹你和伯父这不按剧本啊?

你们难道不应该继续不服,拿刀跟我对砍,然后被我砍断才服吗?

这怎么还没对砍就好刀了?

你们这样,弄的人心里不上不下还怪难受的哩。

可即便这,他却也只能不冷不热的嗯了声,道:“是我打造的,这是我观看不少铁匠打铁,发现他们用的都是小炉窑后,突发奇想就把炉窑扩大后创出的新式灌钢法……”

杨安无精打采的说着,很快就把自己早就想好的借口,以及这新式灌钢法能让钢铁杂质更少,韧性和强度更高这些说了出来。

说完后还指了指庄子西边一座数丈高的冶铁炉,道:“那就是我建的冶铁炉,若是炉子,铁矿和工匠足够的话,一天打造三四百把这样的横刀不算难事。”

“但庄子里铁矿有限,工匠也就那么几个,现在一天能打造五十把就是极限了。”

说到这的时候,杨安也有些明白,为何数千年历史,农民起义几乎每朝都有,可真能成事的却只有老朱一人?

没资源啊。

先不说你打下天下后怎么治理这些,就单单你在打天下时,就被世家大族卡住了资源脖子,这就无解啊。

“哦?现在一天就能造五十把?”

杨广和杨雄听到这也是心头一震。

杨安这里的工匠具体有几人,他们不清楚。

但工部那边的工匠他们却知道。

工部,现有工匠八百九十六人,可就是这八百九十六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打造出四百多把兵器而已。

可杨安这,一天就能打造五十把?而且还是品质要高于工部所打造的那种?

这就让杨广和杨雄心里又有了小心思。

杨广更是嘿嘿笑道:“那个,安儿啊,这打造兵器也是个累人的活,要不,你把这高炉冶铁技术也交于为父,为父来找人打造兵器,你看如何?”

“就是啊安儿,这些粗活又怎么能你来干呢?还是我们来吧?”

杨雄也跟着笑呵呵。

他们现在脑子里到处都是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这样的声音了,也早就想着把杨安这新式灌钢法给划拉走了。

毕竟,杨安所打造的兵器,他们就算没亲自试试,却也能看出来,那绝对比工部的制式横刀要强上不少。

这不赶紧划拉,等甚呢?

“不行,这技术不能给,爹你想要兵器,也只能孩儿给你打。”

但杨安却摇头。

“为何?”

瞬间,杨广和杨雄都一愣,边上的杨六五也不解。

“保密啊。”

杨安看了几人一眼,继续道:“其实不止是新的兵器打造之法,就连孩儿那练兵之法,也需要保密。”

“爹你可别忘了,咱现在是在造反啊。”

“而且咱还是商贾之家,本身就跟那些世家门阀比起来没有优势。”

“没有优势的时候,这些技术就是咱们的倚仗。”

杨安严肃说着,他虽然最终都会把这些技术传至天下,用来改变历史。

但那都是他造反成功后的事。

至于这之前,还是先保密以辅助造反再说。

“这。”

杨广和杨雄对视一眼,他们虽没杨安想的造反这些心思。

但却也想到了门阀世家。

关陇那些家族,现在正想着改天换日呢?

这要是这些技术传到了他们那,那……

一念至此,杨广顿时就有了用这些技术创办新军的想法了。

他要创办一支属于自己,属于大隋朝的军队。

而不是如同现在这样,士卒们战时属于朝廷,闲时其实是归属于门阀世家的。

毕竟,经过数百年的土地兼并,府兵们当兵所得到的土地,其实已经被世家门阀给兼并了。

他们也已经成了世家门阀的佃户。

地都没了,人也成了世家的佃户,府兵还能有激情吗?

这些,杨广早就发现了,甚至也想改变。

只是这牵扯到兵源,干系重大,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但现在,要是利用杨安的技术训练新军的话,似乎可行。

故此很快的,杨广就对杨安道:“行,那就依吾儿所言,以后兵器都交给吾儿来打造。”

“只是若是这样的话,吾儿这里的安全就需格外重视了。”

“这样,爹帮你把这周围的其他五个庄子都买下来,再招点护卫守护这里,吾儿以为如何?”

杨广是想把这里保护起来了。

毕竟这里以后可就是他的第二工部了,而且还是由自己儿子主管的可以放心的工部。

“五个都买下来?”

杨安也一愣,随后就有些震惊的问:“爹啊,你到底有多少钱啊?”

杨安是知道他们家庄子周围有五个庄子的。

按照他的估算,那五个庄子,没有个十几万贯根本拿不下来。

可自己老爹这?

“呵呵,总之够吾儿一生富贵了。”

杨广笑笑,随后才想起正事的对杨安问:“对了安儿,这造反也需要有将领。”

“吾儿以为,如今朝中的将领,哪个值得拉拢?”

“鱼俱罗和麦铁杖二人如何?”

他这是想看看自己儿子对这两人的看法了,毕竟新的东征行军大总管,可是要从这两人里选的。

不过这话他可不能直说,故此只能这样问。

“对对,安儿啊,你觉得此二人如何?他们若是可以,咱也好提前接触。”

杨雄也跟着问。

说到底,这才是他们来此的目的。

“拉拢鱼俱罗和麦铁杖?”

但杨安却眉头皱了起来,随后摇头:“不,不要他们,他们年龄稍微大了点。”

杨安虽然对鱼俱罗和麦铁杖了解的不多,但却也知道,这些人都要五十了。

这年纪,打仗其实已经不大合适了。

“他们都年龄稍微大了点?”

杨广和杨雄也一怔,随后苦笑道:“可他们这已经算是咱大隋名将里相对年轻的了啊,其他也没人了。”

虽然他们也知道,五十岁再上战场肯定不如年轻人,但这也没办法啊。

谁让其他人比他们更老呢?

“也没人了?”

但杨安却瞥了他们一眼,然后继续道:“谁说没人了?还有一人,可抵百万大军。”

杨安嘴角露出笑容。

“一人可抵百万大军?”

杨广和杨雄一呆,赶紧追问:“何人?何人有此经天纬地之才?”


“对对,郎君,还是先说说这事吧?”

李靖也跟着道。

相比吃饭,那肯定是泼天大功更重要啊。

“哦,这样啊,那好吧。”

杨安也这才哦了声,继续道:“其实这棉花只要弹一弹,夹在衣物里就可以了。”

“就比如说......”

“哎,你们等会啊。”

“我好像去年做了个弹棉花的工具,还给自己弄了副手套。”

只是话说到一半,杨安却忽然想起来了。

自己去年买的这些棉花,种子虽然被他留了下来,但棉花却是做了手套的。

一想到这,他就立刻对还正在田里下种的杨六五道:“杨六五,去某房间,把某那弹棉花的工具,还有那副手套取来。”

“好的,郎君。”

杨六五作为照顾杨安饮食起居的管事,对杨安的东西自然是熟悉的,只是点了点头,就一溜烟去杨安小院那了。

差不多一炷香后,他就扛着个似弓非弓的器物,拎着副手套回来了。

刚回来,杨六五就对杨安问:“郎君,是这些吗?”

“对对,就是这些。”

杨安点头,示意杨六五继续干活后,他就拿起那副外面是丝绸,里面是棉花的手套道:“爹,你们看,就是这样。”

“只需要把棉花用这弹棉花的工具弹一弹,然后塞进去缝好就可以了。”

说着,杨安还把自己的一只手套拆了开来,拿里面的棉花,给杨广他们演示了下。

等演示完了,他才对着杨广他们道:“你们试试这手套,就知道暖和不暖和了。”

“嗯嗯,让为父来试试。”

杨广也好奇的接过手套,戴在了手上。

果然,手套戴上后,杨广立刻就感觉手上热乎乎的。

也这才对着杨雄和李靖道:“好东西啊,不仅暖和,还很舒服。”

“要是有此物的话,那冬天必定不会太冷了。”

说到这的时候,杨广已经打定主意了。

回宫就让人传旨西域各国,把他们的棉花和棉花种子统统送过来。

敢不给?

那就,伐之。

别说他了,就连观王杨雄和李靖,在听到杨广说暖和后,也都有了同样的心思。

杨广更是对着杨安道:“安儿啊,你说如此神物,要是我大隋多种点,那以后我们岂不是就不会有人再被冻死了?”

此时的他已经想着要在大隋推广棉花种植了。

“嗯嗯,言之有理。”

李靖和杨雄也颔首。

“不可不可。”

但杨安却摇头,然后才对杨广一脸严肃道:“爹你要是这样,就错了。”

“大错特错。”

“嗯?大错特错?”

杨广也一愣,随后才疑惑问:“何意?为父如何就大错特错了?”

杨广不明白,自己如何就大错特错了?

既然这棉花能给百姓御寒,那让百姓多种点不被冻死,这有何错?

就连李靖和杨雄也不解。

但杨安却一笑,道:“爹,这棉花的产量很低的,咱大隋的百姓,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你让他们种棉花,那到最后,他们就只能饿死了。”

杨安虽然不清楚棉花现在的产量,但可以对比后世啊。

后世这东西产量都不是很高呢,所以这会,自然是不能种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棉花明明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了中原,却一直都很少有人种的原因。

吃饭问题都没解决,谁能顾得上种这?

“这。”

杨广他们听到这,也瞬间呆住了。

杨广更是心里有些难受的道:“难道就没其他办法了吗?”

“明明有此可以不让百姓冻死的神物,我们却不能种?”

杨广这是心里不甘心呀。

毕竟要是真能解决百姓不被冻死的问题,那绝对是前无古人。


李渊都要让自家这二郎给惊到了。

一般人十三四岁,能遇事不慌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自己这儿子,居然不但能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还能有对策?而且还是上中下三策?

这就让他对他儿子的三策非常好奇了。

“孩儿的上策是,父亲大人可遣人给山东的起义军,诸如王薄等人送些粮草器械,让他们迅速壮大。”

“只要他们壮大,那陛下就须派遣能征善战者镇压。”

“可现如今朝廷,能征善战之人,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在为陛下准备东征事宜。”

“若是如此,朝中可派之人,也就只有麦铁杖和鱼俱罗了,而且十有八九,陛下会派麦铁杖前往,至于理由嘛,儿方才已经说过。”

李世民也点头,笑吟吟的说了起来,这些说完,他才继续道:“可若麦铁杖前往山东镇压起义军,他极有可能就赶不上陛下的东征战事了。”

“如此,东征行军大总管就只能在父亲和鱼俱罗中选。”

“父亲这,陛下定然不会选,而要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是鱼俱罗。”

“可,只要陛下选择鱼俱罗,我们便可利用其弟之死,拉拢他为我们所用。”

“据孩儿所知,鱼俱罗和其弟鱼赞,关系很好。”

李世民意味深长看着父亲李渊,看的李渊也惊喜连连,抚须大笑:“善,二郎所言,正合为父心意。”

“那中策呢?吾儿中策为何?”

李渊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决策,甚至也打算按李世民所说的上策来做。

因为这上策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毕竟他们现在破坏东征,为的就是让山东和江南这两个被皇帝抽调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世家集团,在东征失败后对杨广彻底愤怒,引动天下大乱。

而若是在这之前,能利用那些不成气候的起义军,让这天下提前乱点,那就更好了。

乱中才能取胜嘛。

当然,他即便有这想法,却也是想听听自己儿子的其他两策的。

一来,这是考校儿子的机会,至于第二,也正好可以给他的长子李建成点压力了。

谁让压力才是成长的动力呢?

“至于中策嘛?这中策就是我们直接拉拢麦铁杖,让他为我们所用。”

“不过这策略有风险,麦铁杖那家伙可是个驴脾气,万一他恼怒,把这事告知陛下,咱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也这才继续说。

“嗯,我等所谋之事,首要一条就是稳妥,说说你的下策吧。”

李渊嗯了声,随后才道。

自己儿子这中策,很显然是不可取的。

江山哪有性命重要?

固然他们渴望夺取江山,但若是江山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命来换,那就不值得了。

“是,父亲。”

李世民颔首,然后才又继续:“孩儿的下策就是,父亲向陛下立军令状,自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有军令状在手,陛下或许会给父亲这职位。”

“只是如此,父亲就必须趁东征时,把咱们这位陛下给......”

李世民做了个手抹脖子的动作,看的李渊也连连摇头:“不可不可,二郎你这还真是个下策啊。”

“于东征中想杀陛下简单,这只需和高句丽王商量好就能做到,但杀了他后,这弑君的罪名也就落在咱身上了,不但弑君,咱还成了辽东战事失败的罪魁祸首,天下百姓都会以为是咱杀了陛下才导致的战事失败,那时候,咱想取天下就难了啊。”

相比自己十三岁的儿子,李渊此时看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李世民也笑着道:“孩儿也正是考虑到此,才把第三条归于下策。”

“那父亲,我等是打算用那上策了?”

随后他又对李渊问。

“嗯,就用你那上策吧,这事你和你大哥一起办,但必须做到无人知晓,明白吗?”

李渊嗯了声。

“孩儿晓得。”

李世民应声,这才和李建成说了几句,就一起离开了。

而李渊,则是依旧站在厅堂眉头紧皱,直到一会,他才呢喃:“奇怪了,皇帝对宇文述的宠信一直都是人所共知的,这怎么忽然就查他了呢?”

说到这里的李渊也有些不解。

毕竟他们之前选择宇文述,就是因为那家伙除了本身就是关陇一员,还藏的够深。

可现在,他藏的这么深居然都被皇帝给翻出来了?

这就让人不由怀疑,皇帝身边,是否有某位不知名的能人相助?

一念至此,李渊就对府里的下人道:“来人,派人传信给洛阳那边,让他们找人打听下宫中近况,尤其是陛下身边可曾有陌生人出现?”

这偌大的唐国公府,早已被李渊经营的如水桶一般了,故此他倒也不担心府中的下人有问题。

而他府里的下人,也很快就道:“是,国公爷。”

这话说完,那些人就去办了,李渊这才背着手去了府中的内宅,这前阵子新纳的一房小妾,让他一得空就想往被窝里钻,这也很愁人呐。

而时间也这样很快就又是二十来天,已经到了大业七年四月末,距离五月初的小朝会也只差三天了。

在这二十来天里,杨安一直都在自己的庄子里忙训练新卒和建造他所谓新卒宿舍的事,至于打造兵器,早已经在几天前完工了。

不但完工,杨安为了能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所用的横刀超过这个时代的横刀,还专门让人在庄子里起了一座炉窑,采用北宋年间才会出现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对兵器进行了加强。

众所周知,灌钢法虽然出现于南北朝,在隋唐时也被用在了兵器铸造上,但因为隋唐时的灌钢法采用的还是低炉低温烧炼,故此锻造出来的钢铁杂质还是有不少的。

这也是隋唐时的横刀锻造技术,虽然领先于这个时代其他地方,但和北宋年间被广泛用于军事上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原因。

而他的这一技术革新,也就导致了杨安给士兵们所打造的横刀,个个都是削铁如泥的宝刀。

不过杨安对此其实也并不满意,他想搞的是火药和明朝的红衣大炮。

但火药这东西,现在这年代,药王孙思邈还没把火药的提炼方法整理出来,杨安也只能自己摸索。

而就在他摸索这的时候,洛阳皇宫里的杨广,却看着一份从山东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面色阴沉,声若寒霜道:“呵,这又是谁在找死?”

“来人,传沈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的杨安,还正在自己小院的厢房里刷刷刷的绘制着要新建的冶铁炉图纸呢?

一直忙到了四更天,一份新的冶铁炉图纸终于绘成,杨安这才满意的爬上了床榻休息。

不过他也没休息多久。

第二天上午,当从管事杨六五那得知,自己便宜老爹居然已经把周围那五个庄子都给买下来,并且十万贯银钱也送来了,杨安就带着庄子里的工匠,专门挑了个新庄子,按照他绘制好的冶铁炉图纸,建造新的更大,产量更高的冶铁炉了。

而时间也这样转眼就又是三天,已经到了五月初小朝会的前一天。

这天中午,杨安还正在庄子里忙着新冶铁炉建造时,穿着身黑色长衫,面容儒雅的李靖也骑着一匹快马出现在了洛阳城城门外。

李靖今年三十三岁,大方脸,断剑眉,身材魁梧,沉稳厚重,纵然星夜赶路,马儿都跑死了数匹,却依旧给人一种不动如山的感觉。

只是他刚到城门,就看见召他回来的隋观王杨雄已经在那等着了。

看到杨雄,李靖立刻翻身下马,行礼道:“下官马邑郡丞李靖,见过观王。”

“哈哈哈,药师贤侄无需多礼,吾与你舅父韩擒虎韩将军乃是故交,你也算是吾半个子侄。”

观王杨雄虚扶了下,这才对着李靖问:“怎么样,这一路赶来,贤侄可要休息?”

说这话的时候,杨雄也在打量李靖。

嗯,不卑不亢,身手矫健,的确也算的上是可造之材。

“无需休息。”

李靖摆摆手,随后有些好奇问道:“不知观王召靖前来,所为何事?”

其实这一路上,李靖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可观王杨雄派去的人只说是观王有令,令他三日内务必抵达洛阳,其他的只字未提,他也没有办法。

“哈哈哈,贤侄此言差矣,召你前来洛阳的可不是本王。”

“本王虽是王爷,却也没有擅自调动朝廷命官的权力。”

观王杨雄一笑。

“不是王爷?那是?”

李靖也一愣。

“陛下。”

观王杨雄拱手,含笑道:“陛下听闻贤侄你熟读兵法战阵,有将兵统卒之能,这才想要见见你。”

杨雄这就等于是在给李靖交底了,让他知道到底所为何事?

但也正因这,听的李靖都一阵恍惚,许久都难以相信道:“陛下?陛下要见我?”

李靖这会只觉得有些不真实。

自己虽然出身将门,熟读兵法战阵,可说到底现在还只是个小人物啊。

这怎么就被陛下给听闻了?

要知道,他虽然在李渊帐下,可那李渊却也仅是知道有他这么个人罢了。

至于说见,那肯定是见不到的。

但现在这,皇帝都要召见了?

“没错,就是陛下。”

“走吧,既然贤侄你无需休息,那就跟本王入宫觐见陛下吧,切莫让陛下久等了。”

观王杨雄颔首,当即就带着李靖上了自己的马车,一起朝洛阳皇宫而去。

马车穿过热闹的坊市,大概一个时辰后,他们就已经到了宫门外面。

跟守护宫门的侍卫说明了下来意,等侍卫禀明皇帝,皇帝让他们进去,李靖便和观王杨雄一起见到了已经在大业殿端坐着的隋帝杨广。

看见杨广,李靖和杨雄一起行礼道:“臣李靖,臣杨雄,见过陛下。”

“嗯,都免礼吧。”

杨广嗯了声,随后走到李靖面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番,开口问:“你便是韩擒虎韩将军的外甥,李靖李药师?”


“可现在,陛下不但要加封其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还让其兼领兵部尚书,以及那,那……”

李渊是想说安平军的,可他自己也有些迷糊,这朝廷哪里有这支军队了?

但这会他却也顾不得这些,只能继续道“以及那大将军之职,这些都是与朝廷法制相悖的。”

“而且陛下此举,还会使的满朝文武心中不服,胸中凄苦啊。”

怪不得人说每一个造反派,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呢?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瞧瞧,人家这张嘴,三言两语的就把满朝文武都给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而那些本来还在犹豫,犹豫到底要不要参与此事的朝臣们,在听了李渊说的后,也都立刻跟着道:“就是,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啊!”

一时间朝堂上除了杨广,李靖,还有隋观王杨雄,其他人都在阻止。

就连麦铁杖和鱼俱罗也开口了。

鱼俱罗更是有些埋怨的看着杨广。

他虽然没有麦铁杖那般年岁大,今年只有四十八岁,身材也没人家那么魁梧,小个子,颧骨有些高,还有点龅牙。

可他怎么着也是打了不少胜仗的老将啊。

这现在,皇帝把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职位给了李靖一个年轻人。

岂不是说,他鱼俱罗,连个年轻晚辈都不如?

而李渊,看到这也稍微得意了下,然后再次道:“陛下,还请收回成命吧?”

“我大隋有的是良臣猛将,且东征之事关系重大,陛下何故要钦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呢?”

李渊说的就好像自己比李靖大了好多岁一样,其实,他也就比李靖大了十二岁而已。

当然,要是论出身,那他可就要比李靖高出很多了。

“是吗?收回成命?”

但杨广却已经从那乾阳殿的垂弓之上走了下来,走到了李渊身边,然后才忽然声音一冷的陡然大声道:“唐国公你在教朕做事?”

“来来来,要不朕扶你坐上那把龙椅,你坐着,朕站着,你来当这大隋的皇帝?”

杨广说着就要拉起李渊朝那龙椅走去,吓的李渊也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赶紧道:“臣不敢,臣纵然万死也不敢有如此念头啊?”

那些朝臣们这会也都吓傻了,一个个的心肝儿狂跳。

他们这才想起来了,他们眼前的这位陛下,可不是先帝那般温文尔雅。

这位可是带着大隋铁骑,南征北战,马踏西域各国的天可汗啊。

是不是以为天可汗就是李二?

不不不。

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这称号的,其实是杨广。

他一举打通断绝四百年丝绸之路,巡视西域时,西域各国就是这样称呼的。

“不敢?”

但杨广却冷冷看了李渊一眼,这才道:“可朕看你刚才那样子,分明就是想要教朕做事,想要坐在那龙椅之上让朕听你吩咐啊?”

他这话是对李渊说的,也是对这满朝文武说的。

吓的李渊和那些朝臣齐齐摇头,李渊也赶紧道:“陛下,没有,臣没有啊。”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至尊,臣怎么敢对陛下有僭越之心呢?”

李渊这会是真被吓坏了。

就好像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一样。

以至于他都在想,杨广是否心里已经对他有了杀念?

若是有,他该怎么办?

“真的没有?”

杨广居高临下俯视着他。

“没有,臣万死也不敢有。”

李渊摇头。

“哈哈哈。”

杨广这才大笑一声,扶起李渊,就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亲切道:“没有就好,唐国公与朕乃是表兄弟,你要是有这心思,朕可就该伤心了。”


李世民眉头皱的紧紧的,只感觉自己好像跟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失之交臂了一样。

看的李渊和李建成也一愣,李渊更是疑惑问:“错过了何物?二郎为何会有如此奇怪的感觉?”

“就是啊二弟,你这?”

李建成也不解。

“我也不知,就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还有点疼。”

李世民摇头,随后才伸手抹了一把自己那还算英俊的脸,强行让自己不去想的道:“不说这了,那若是照父亲所言,就是咱们想在东征大军中,安插自己人,故意引导那百万大军送命这步棋,走不通了?”

他是个从小就聪慧的主,此时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计划要失败了。

不只他,就连李渊也跟着叹息道:“是啊,杨广那狗皇帝如此一来,我们的计划就要变了。”

倒是他们身边站着的李建成,忽然皱了一下眉头问:“父亲,那我们可否拉拢那个李靖呢?”

“若是能拉拢他为我们所用,我们的计划,也未必就需要变吧?”

李建成是觉得,现在他们计划最大的变数,就在李靖身上。

既然如此,那就拉拢他好了。

“愚蠢。”

但李渊却瞪了他一眼,然后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那李靖过往,不过是一小小的从六品郡丞,纵然是在为父帐下,为父也仅是听过此人罢了。”

“如此一个小人物,一朝被天子看重,出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他又岂是我们能轻易拉拢的?”

“对啊大哥。”

“这天下门阀,即便心里看不上那些皇帝,但皇帝终究还是天下至尊啊。”

“拉拢李靖的念头,断不能有,否则,恐怕拉拢不成,反而招来灾祸。”

李世民也跟着道。

这话说完,他才又叹息一声道:“为今之计,只能另从他处想法子了。”

“他处?”

“这还有何法,能让那百万大军命丧辽东呢?”

李建成疑惑,李渊也跟着皱眉。

倒是李世民,忽然笑了一下,道:“办法肯定是有的,这世上,哪有甚无解的局?”

“就看人怎么为之了。”

李世民说到这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办法。

这点李渊也是能看出来的,故此好奇道:“二郎可是已有良策?”

“若是有的话,就快快说来。”

“对啊二弟,有就说吧。”

李建成也催促。

“嗯。”

李世民嗯了声,看了李建成一眼,这才对李渊道:“父亲,如今咱们想从将领这方面引导东征失败,已经不可能了。”

“既如此,那就只能从兵卒方面入手。”

“可是兵卒这块,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个兵卒。”

“然而,左右不了他们,有一样东西,却是我们可以左右的。”

李世民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他相信,自己的父亲肯定已经猜到了。

果然,他的这话刚说完,李渊就眼前一亮道:“二郎说的可是兵器?”

李渊是精通战事的,也深知一场战争的胜败,除了将领,士卒,粮食和兵器也很重要。

粮食这块,他们插不上手。

因为皇帝已经责令左光禄大夫虞世基,亲自在江南督粮两年了。

虞世基此人,那可是皇帝的死忠臣子,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对粮食动手脚,那不可能。

而要是粮食这块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是兵器了。

毕竟兵器现在还正在造着。

而且工部那边,也有他们家的人。

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

“是兵器,但也不是兵器。”

李世民笑了下,然后才开口道:“孩儿所言乃是打造兵器的铁矿。”


“要来也得白天啊?”

说到这的时候,杨安也在借助烛光打量着萧皇后。

嗯,我娘,很漂亮。

至于我爹嘛?

那就一丑逼。

“对啊,夫人你怎么这个点来?”

杨广也好奇开口。

刚才护卫只说萧皇后和农事司主事来了,至于所为何事?还真没说。

“这个,是薛先生有事要找老爷,妾身便带他来了。”

萧皇后笑了下,说道。

“哦?薛忠,何事?”

杨广眉毛挑了下看向薛忠。

“老爷,是这样的,您不是说让我刊印书籍嘛?”

“我今天去城里的纸坊问了问,他们要价一百贯一刀,这太贵了啊。”

薛忠也不是个太笨的,很快就演戏般把事说了出来。

“什么?”

“一百贯一刀?”

杨广听到这也瞬间大喝,脸色阴沉的吓人。

作为皇帝,他怎么可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正因为明白,他才怒啊。

那些世家,抹黑自己还不够?

如今居然还想剥夺天下百姓得到一种新吃食的权利吗?”

“现在的纸卖这么贵吗?”

但杨安却愣了下,然后才摩挲着下巴道:“要是这么贵的话,那咱也造?”

杨安想的是,既然这宣纸这么赚钱,那自己也造点?

毕竟他们造反也是需要大量银钱的。

但杨广他们听到这却都愣住了,一个个怔怔看着杨安。

直到一会,杨广才如同看怪物一样看着杨安问:“那个,安儿啊,你这,还能造纸??”

他说这话的语气都带着不确定,同时,他又希望自己儿子说的是真的。

因为,这要是他儿子真能造纸的话,那他可就等于是打破了千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文化传承的神话了啊。

那些世家大族为何能屹立多年而不倒?

他们又为何能不把帝王皇权放在眼里?

说到底,还不都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文化传承,掌握着纸和书籍的不传之秘吗?

只要掌握着这些东西,那书籍就只能在他们手上才会有。

这样的情况下,天下读书人就只能成为他们的附庸才能得到书籍。

而读书人成了附庸,也能进一步稳固这些世家大族的地位。

因为这些读书人,以后都是要进入朝廷,都是要做官的。

这样一来,这就等于是一个无解的循环,一个世家大族永远都不可能跌落神坛的魔咒。

可现在。

杨安居然说造纸?

这要是真的的话,杨广感觉那些世家大族高高在上的神话,都要在他手上终结了。

开玩笑。

都能造纸了难道还不能刊印书籍嘛?

都能刊印书籍了,难道还不能从世家大族那拉到读书人嘛?

而只要拉到了读书人,那些世家大族的根也就断了。

根断了,他们这些高高在上俯视天下众生的神话,也就该破灭了。

不只杨广,观王杨雄,李靖,萧皇后,就连那薛忠这会也都看向了杨安。

薛忠更是差点就没给杨安跪了的道:“郎君,真,真的能造吗?”

他其实想的也不多。

只要能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把他一家老小的性命保住就可以了。

其他的,他都不敢想。

“能啊。”

“这肯定能啊,我有一种用树叶,杂草,树皮造纸的法子。”

“我虽然不清楚他们用的是何原料,但肯定没有我这法子造出来的便宜。”

“这样的话,爹你说,咱们比他们卖的便宜点,能不能赚到大钱?”

杨安笑呵呵的说着。

造纸术这东西,别说他一个国防生了,估计随便一个穿越者都会。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

公元611年,即隋大业七年,随着一首《长白山谣》席卷大地,隋朝这个华夏历史上继秦皇扫六合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开始日薄西山,步入倒计时。

而这会,位于东都洛阳邙山脚下庄子里的杨安,也正一边看着他让人誊抄来的《长白山谣》,一边心里道:“来了,这天下大乱要来了。”

“就是不知,以我穿越者的身份,能否在这乱世中再造一个不朽王朝,窥一窥那至尊神器?”

没错,杨安是一个穿越者。

六年前,也就是大业元年那年,他由一个后世国防生,穿越到了大隋朝一杨姓富商的八岁独子身上。

虽然他穿越的这主脑子有疾,属于没有幼年记忆的那种。

但他还是从那时起,就立下了要在这隋末乱世,和各路反王叫板,与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二陛下争一争这天下的想法。

这皇帝,乞丐做得,建奴做得,我辈穿越之人如何做不得?

当然,他即便有这样的想法,却也知道,造反也是得有一个契机的,一个帝王皇权和世家门阀矛盾达到极致,天下大乱的契机。

而现在,这个契机终于来了。

可就算来了,一想到造反还得有钱有粮有人,他却又叹息一声,无奈道:“哎,看来还是得找我那便宜老爹商量商量,看看他那有多少钱?”

杨安的便宜老爹,常年在外经商,在杨安看来,应该是有点家底的。

“郎君,郎君。”

“老爷回来了,正在前厅等你,说是让你过去。”

而就在他想着这些时,他的耳边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等他抬头,就见这庄子里的管事,也是他便宜老爹安排照顾他饮食起居的仆人杨六五噔噔噔的跑了过来。

杨六五今年整四十岁,虎背熊腰的身上穿着件灰色长衫,五大三粗络腮胡长的就跟张飞似的,让杨安怎么也不能把这厮和电视里那些富户人家的管事联系在一起。

可他还是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某不是跟你说过,欲成大事者,心要狠,手要稳,性要静,你这样慌里慌张的,以后还怎么跟某干大事?”

“呵呵,晓得了,小人晓得了。”

“那郎君你看,老爷那边?”

杨六五也这才尴尬笑笑,有些讨好。

“走吧,既然我爹回来了,那就去见见。”

杨安颔首,抬腿向前厅走去。

......

“陛下,您于征讨高句丽前,来见三皇子,可是心里放心不下他?”

与此同时,杨安庄子的前厅,一位发须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也正好奇的对他面前负手而立,一袭黑金镶边常服,英武不凡的中年男子询问。

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杨安口中的便宜老爹,大隋第二任皇帝陛下,隋炀帝——杨广。

当然,现在还只是隋帝,炀这个谥号,还得等他死了后,被李渊给扣脑袋上才会有。

杨广今年四十三岁,剑眉星目,丰神如玉,尤其是这会负手而立,更是身上帝王之气尽显,盖世之姿磅礴。

但听到这,也还是叹息一声,道:“哎,到底还是族兄知我啊。”

“安儿这孩子,自从当年意外坠马后,就患上了脑疾,得了那离魂之症。”

“这些年,朕虽然也在帮他找寻名医,但那病症却未曾见好。”

“此次征讨高句丽,归期未知,朕自然难以安心。”

说到这里的杨广神色有些悲痛。

他还是太子时,命人教他的三子杨鸣弓马骑射,谁知马匹居然莫名发狂,杨鸣也因此摔下马来,没有了以往记忆。

一个没有记忆的皇子,是不适合生长在皇宫那种勾心斗角的地方的。

是故,他对外宣称三子夭折,暗中把他转移到了这处庄子,并且改名为杨安,为的就是他能无忧无虑,平平安安。

可纵然如此,他心里对这个三子,却还是有些亏欠的。

“陛下舐犊之情,老臣佩服。”

而杨广身边那老者,也就是小说《隋唐演义》里,大隋开国九老之一,靠山王杨林的原型,隋观王杨雄也感慨一声。

“呵呵。”

杨广笑笑,正准备说点其他,就见不远处,今年已经十四岁的杨安带着管事杨六五快速走了过来,大声道:“爹,爹,您回来的正好,孩儿有事要跟您说。”

“嗯?这位是?”

只是当杨安看见杨广身边的杨雄时,却瞬间眉头皱了起来,眼神也变的不善。

“哦,哈哈,安儿,爹方才忘了给你介绍了。”

“这位是爹的族兄,你的伯父,还不向你伯父见礼?”

杨广也一笑,介绍道。

“哦?原来是伯父啊?小侄杨安,见过伯父。”

杨安哦了声,这才拱手行礼。

“哈哈哈,好好好,多年不见,安儿都长这么大了?”

“此次出门走的着急,也并未给你带甚礼物,待下次,下次伯父过来时,给你一并带来。”

观王杨雄抚须,杨广这才对杨安好奇问:“对了安儿,你方才说有事要跟爹说,何事?”

或许是出于对杨安的亏欠,又或许是因为心中可怜这个孩子,杨广对杨安所提,一直都非常重视。

杨雄和杨六五也看向杨安。

“这。”

杨安迟疑了下,欲言又止的看着杨雄。

管事杨六五从小照顾他的起居,他可以信任。

但眼前这位初次见面的族中伯父,他可就有点不太敢了。

“无妨,你伯父乃是我杨氏族人,一直都和为父走的很近,吾儿但说无妨。”

杨广摆摆手。

“哦,这样啊,那孩儿就说了。”

杨安点头,这才四下看了看,然后小声道:“爹,这天下要大乱了。”

“不知您这些年做生意,家里财货如何?”

“可否能供养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咱们该早做准备,起兵造反了。”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咱家。”

“难道爹您就不想试试那九五至尊的宝座,啥滋味吗?”

(可考究可无脑的隋朝历史文,怎么看都行,喜欢的朋友还请书架好评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这话说完,杨广才看向那些这会还在跪着的臣子,手指一指,道:“你们,都给朕记住了。”

“这天下,是大隋的。”

“朕,是这大隋的皇帝。”

“朕给你们的,你们可以拿。”

“但朕没给你们的,你们不能抢。”

“明白吗?”

杨广这就等于是在警告了,震慑一下朝中的居心叵测之人。

那些朝臣们也都一个个赶紧大声道:“明白,臣明白。”

“嗯。”

杨广嗯了声,转身回到那垂弓的龙椅之前,随后才目光环视满朝文武,再次开口问:“那现在,朕再问一遍。”

“朕欲加封李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安平卫大将军一事。”

“众卿,可还有异议啊?”

“嗯??”

(喜欢的朋友,还请书架好评支持下,新书也就这点数据参考了,哈哈。)

杨广环视大殿,目光扫过所有朝臣,吓的那些朝臣们顿时心里发苦,赶紧道:“没,没有。”

他们这会也已经明白了,陛下这是铁了心要重用李靖了。

既然都明白了,要是还头铁的跟陛下对着干,那搞不好他们的项上人头就要不保了。

他们可没那么傻。

“嗯。”

杨广满意颔首,然后又目光落在了现在还有点魂不守舍的唐国公李渊身上,再次问:“唐国公,你呢?”

“你可有异议?”

“没有。”

“臣为陛下能得李靖如此良将贺,为我大隋万世永昌贺。”

李渊那藏在宽大袖袍里的拳头紧了紧,心里很想说一句有,我还有异议,我他妈太有异议了,但最终却也只能咧嘴笑笑。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以后若是真能大业可期,今天些许隐忍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李渊还是懂的。

“呵呵,好,好啊。”

“朕也和唐国公一样,希望我大隋万事永昌。”

杨广戏谑笑笑,对李渊意味深长的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说完,他就对此时早已经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李靖道:“李爱卿,从此以后,你可就是朕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兵部尚书了,可莫要让朕失望啊。”

“臣李靖,定不负陛下隆恩!”

李靖重重行礼,杨广嗯了声,示意他退下后,才对着那些朝臣们继续道:“刚才那是今日朝会的第二件事,至于这第三件事嘛,就是你们刚才所听到的安平卫。”

“朕有意于十二卫之外,再设一安平卫。”

“此安平卫将采用募兵之法,由国库每月按时发给银钱。”

“这个,众卿有异议吗?”

“有异议就尽管说,朕这人还是很开明的。”

杨广笑眯眯的。

看的所有朝臣都嘴角抽搐,心道你开明?你开明个鬼啊。

但却也只能摇头道:“没有,这个陛下您做主就好。”

这个他们是真没有异议。

因为相比重用李靖的事,这其实就是件小事。

为什么说是小事?

因为大隋国库有钱啊。

大隋的国库,那可是历朝历代最富有的。

别看杨广打高句丽还要跟山东,江南两大世家集团要人要钱。

但那只是天下百姓大多都被世家给奴役了,他也想借着这事削弱这两大世家集团的力量而已。

他们大隋的国库,那可是一直都粮食满仓,甚至先帝时期,还要靠免税才能放的下。

所以这些朝臣根本就没必要为这事跟皇帝拧着来。

“哦?如此,那朕可就真自己做主了。”

杨广笑了笑,目光看向李靖努努嘴道:“李爱卿,你既然是朕亲封的安平卫大将军,那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来办,一会朝会后,你与朕再单独商议。”


毕竟后世那种古法造纸的体验馆还是不少的,有些刚上小学的孩子都会去那体验体验。

“树叶,杂草,树皮??”

杨广他们一惊。

他们尽管也不清楚那些世家大族到底是怎么造纸的,但却也知道,他们每年都会收购不少的麻头,渔网这些用来造纸。

而要是这样的话,杨安这法子的成本,肯定是要比那些世家大族低太多的。

成本低,这赚钱是必然的。

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赚钱与否其实都是次要。

最主要的还是打破世家大族对文化传承的垄断。

一想到这,杨广立刻就对杨安问:“如何造?这个具体要如何造?”

“就是啊安儿,这个,到底要如何造?”

萧皇后她们也追问。

这要是杨安真能造纸,那绝对是世家大族的噩梦。

“额,这个,把那些东西浸泡,捣碎,分离,晒干就行了啊。”

“这会天黑了,明日我给你们演示下。”

杨安愣了下说道。

他对这些技术是不会有所保留的,毕竟一来可以改变历史,二来嘛,也能赚点钱帮助他们造反。

但杨广却迫切道:“不用等明日了,你现在就给吾造,你说需要何物?吾现在就让人去给你弄来。”

杨广是真要确定一下自己儿子说的是否为真了?

不然他感觉,他这一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对对,安儿你说你需要何物?我们现在就让人给你弄。”

萧皇后她们也跟着开口,以至于杨安都嘴角抽搐,心里很想问一句,我到底还是不是你们老杨家唯一的苗了啊?

这怎么还不让人休息了?

可再一想,总归这也是为了他们的造反大业赚钱,杨安就点头道:“那行吧,那让人去河边捞点那些烂树叶,杂草也行,总之一定要湿的,越湿越好。”

“哦对了,顺便再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石碾,铁锤,光滑木板这些。”

杨安这是打算借灯造纸了。

听的杨广他们也心里一喜,杨广立刻就对身边的给使营士卒道:“听见了吗?还不快去给吾儿准备?”

“是,老爷。”

那几个给使营士卒领命,大概两个时辰后,他们就拉着一车的湿漉漉的树叶,野草,还有其他杨安需要的其他东西回来了。

而杨安也这才让他们把那些树叶洗干净后,放进锅里煮烂,又用铁锤砸成纸浆。

等到纸浆弄好,他亲自对纸浆进行了分离。

分离完成,这才把那些待凝固的纸浆铺在了早就准备好的光滑木板上,然后笑着道:“这样就差不多了,只需等纸浆凝固干了就行。”

“不过这大晚上的可能有点慢。”

“若是想快的话,周围点些火把应该能快点。”

杨安就随口一说而已,可杨广却瞪了一眼身边的给使营士卒,呵斥道:“还愣着做甚?火把。”

“是。”

那些给使营士卒赶紧呼呼啦啦的去点火把了,看的杨安也一脸无语,对着杨广道:“爹,您就这么着急吗?”

“这也不差这一晚上吧?”

在杨安看来,自己这便宜老爹,着急的有点过了。

“哎,安儿啊,你有所不知,咱们家里有个书局,可是没有造纸的技术,这就导致爹这些年,被那些纸坊坑了不少钱啊。”

“这现在看到这技术了,爹自然着急。”

杨广也叹息一声,痛心疾首的道。

这位皇帝陛下,还真是在骗儿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以至于萧皇后她们都以手抚额,心里琢磨着,这要是以后杨安恢复记忆了,知道自己父皇这么骗他?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