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滩时,林鸢在解剖报告背面写下结局。
母亲的头骨碎片被制成风铃挂在教室,陈屿川的骨灰混进水泥砌成图书馆台阶,而她自己成了串联所有伤痛的血管,在盐渍的岁月里长出新的诗行。
(本章完)番外篇 磁带里的潮声林鸢五十岁生日当天,修复师从磁带的血渍里剥离出三分钟空白。
超声波仪显示这段静默里藏着心跳的摩斯密码,破译后得到经纬度坐标:北纬26°15,东经119°32——正是当年苏文瑛撒骨灰的海域。
潜水员在锈蚀的巡逻艇残骸中找到铁盒。
防水胶卷显示1987年6月22日暴雨夜,母亲挺着孕肚爬上苏文瑛的船。
照片边缘露出半张男人的脸,正是年轻时参与走私的陈屿川父亲。
泛黄的航海日志证实,当年船难时苏文瑛冒死救出的女童,脖颈有鸢尾胎记——正是林鸢素未谋面的二妹。
暴风雨夜,林鸢带着阿彩女儿潜入祠堂密室。
手电筒光照亮神龛后的暗格,成排泡着女婴的福尔马林罐中,有个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