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抗战之兵王出击完整文本

抗战之兵王出击完整文本

火炮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抗战之兵王出击》是由作者“火炮手”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陈天民孟德彪,其中内容简介:怕是想多了。老子蹲了几个小时,挑的这个地方,不会让你们逃走的。”看了眼徐宝根留下的老怀表,时间才过了两分钟,西边的巡逻队既是跑步过来,也要一会儿,时间足够了。......

主角:陈天民孟德彪   更新:2024-01-16 09: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天民孟德彪的现代都市小说《抗战之兵王出击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火炮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抗战之兵王出击》是由作者“火炮手”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陈天民孟德彪,其中内容简介:怕是想多了。老子蹲了几个小时,挑的这个地方,不会让你们逃走的。”看了眼徐宝根留下的老怀表,时间才过了两分钟,西边的巡逻队既是跑步过来,也要一会儿,时间足够了。......

《抗战之兵王出击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加上两支枪里上好膛的弹夹,他有三十发子弹。

鬼子的两支巡逻分队,都是加强的分队,每个分队十六人,包括准尉分队长一人,佩王八盒子,挎一把低级的尉官指挥刀。

机枪手四人,十一式轻机枪一挺,王八盒子四支。机枪子弹三个弹包,共四百五十发。

对这轻机枪,陈天民很是不满,到底是守备队啊,不受重视。

如果是正规师团的鬼子分队,这时候使用的都是改进型的九六式拐把子,而不是这种缺点很多的歪把子。

另有掷弹筒手三人,89式掷弹筒一具,专用榴弹三十六发。

这才是杀人的利器。

其他就是八个鬼子步兵。八支三八大盖,每人一大两小的子弹盒,一百二十发子弹。外加每人四颗香瓜式手榴弹。

这些可都是宝贝!

哪怕只缴获一大半,就抵得上八路军一个连的弹药了。

干他!

陈天民的打算,是两支分队先后都干掉,但是这目标对于那十五个战士来说,有点骇人听闻,所以没有提前说出来,打着看。

不断揉搓着两手,保持温度,陈天民一边时不时端起枪来,做瞄准射击的动作。

三八大盖绝对是一把好枪,品质值得信任,但这也是日本鬼子的武器中,最拿的出手的了。

就算他现在念念在望的89式掷弹筒,也是问题多多,非常考验炮手的能力和经验。

至于鬼子其他的武器,歪把子,王八盒子,包括手榴弹,甚至于坦克,汽车等都是问题多多,不知一晒。

华夏惨败,不是日本有多强,只是因为当时的华夏,足够弱。

当然,鬼子的海军舰船和空军零式战斗机,还是比陆军要强上不少。

时间在陈天民飞扬的思绪中飞速掠过,很快,下一个时间点到来了。

看到东边远处徐宝根发出的一切正常的手势,陈天民点了点头,拿起一支三八大盖,开始瞄准。

战斗必须在三百米以外开始,按照鬼子僵化的战斗方式,他们必然是立刻卧倒。

有距离就有胜算。

过来了!

那个准尉分队长居然走在最前边。

陈天民犹疑了一下,他的本意,是先干掉掷弹筒手。

小钢炮可比机枪威胁大多了,机枪转角度很麻烦,命中的精准性也不高。

要是小钢炮一榴弹打过来,直径八到十米都有危险。

陈天民只犹豫了两秒钟,就果断开枪了。

“啪勾”一声,清脆的三八大盖特有的枪响。

鬼子准尉分队长应声而倒,眉心处绽开一个鸡蛋大的血洞。

弹不虚发,一枪毙命。

哗!

鬼子群立刻炸了窝。

指挥官毙命,全员陷入短暂的混乱。

但是其中军衔最高的机枪观察员立刻主动担负起指挥的责任。

他是个军曹,立刻喊道,“敌袭!全体卧倒!观察敌人位置。”

十几个鬼子一起卧倒,机枪虽然架了起来,但是方向完全不对。

这几秒钟的功夫,陈天民再次扣动扳机,“啪勾!”

掷弹筒手扑地而死。

“八嘎!”军曹气的破口大骂。

“报告!敌袭方向应该是……”掷弹筒副手看出些端倪,正要说话,又是一颗子弹飞来,他也倒地死了。

不过这一下,好几个鬼子发现了陈天民的所在。

“在那边!”

立刻有鬼子端枪射击过来。

不过他们只猜对了方向,并没看到人在哪里,所以只能打了个寂寞。

陈天民又一枪射出,掷弹筒手全军覆灭。

不过他第五枪也打了个空,鬼子军曹挪了个位置,不但逃过一劫,还发现了陈天民的所在。

“那里!射击!”

一排子弹打过来,不过都没有打中。

陈天民一边压弹夹,一边换了个位置。

三百米的距离,现阶段的鬼子兵,能打中的不多,要是最早侵华的那批老兵还行。

可是这时候,鬼子老兵死的死伤的伤,已经所剩不多了。

幸好这里是西北,要是东北,关东军那帮鬼子也是了不得。

据说关东军鬼子的射击训练,是从四百米开始。

把弹夹上五发子弹一口气压下去。推栓上膛,陈天民再次瞄准,把主机枪手干掉。

隐隐听到两侧传来细微的赞扬声。

陈天民不满的瞪了他们两眼,三百米距离,鬼子是听不到,但是他不喜欢这种自由散漫的习惯。

“八格牙路!是什么敌人?这么准!”

鬼子军曹被困在地上,进退不得。

起来就是靶子,不起来就被人家压在地上,永远动不了,等着人家一个个的杀掉。自己又打不到对方。

“全体都有!听我口令一起起身杀过去!”

“冲啊!牙叽给给!”

剩下的十一个鬼子,全都起身,向陈天民的方向冲过来,手中枪也不断乱响。

两边的八路军战士们立刻紧张起来。

和鬼子打过仗的都知道,最怕鬼子这种冲锋,压不住的话,被冲到面前,拼刺刀又拼不过,就只能拼命了。

不过事先听了陈天民的命令,又不敢轻举妄动。

只能期望排长另有办法了。

而陈天民看到这一幕,却露出了笑容,“等的就是你们冲锋。”

陈天民迅速瞄准,射击,拉栓,瞄准,射击,拉栓……

四发子弹打完,立刻抓起另一支枪,再度重复,瞄准,射击,拉栓……

十几秒时间,鬼子们冲锋了一百米左右,人却倒下了一半。

“卧倒!找隐蔽卧倒!八嘎!该死的八路!居然也有这样的人才。”

军曹挨了一枪,不过没死。

好在他们冲到了一片矮灌木旁,重新卧倒。

陈天民九发子弹,打出了八发,射杀五个鬼子,打伤一个军曹。

这种命中,不要说两边的八路军战士,就连一向重视射击的鬼子们,也完全被震惊了。

趁着鬼子再次卧倒,陈天民不紧不慢压好两支枪的弹夹,

嘿嘿一笑,“灌木丛挡得住6.5口径的子弹?你们怕是想多了。老子蹲了几个小时,挑的这个地方,不会让你们逃走的。”

看了眼徐宝根留下的老怀表,时间才过了两分钟,西边的巡逻队既是跑步过来,也要一会儿,时间足够了。


这掷弹筒是俄军最先发明,日军发扬光大。

原因就是为了省钱,掷弹筒的作用还是比不上迫击炮的,不过制造价格是前者的十分之一。

战力却至少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都有限的日军,就把掷弹筒的作用尽可能的放大,发挥它无限的潜力。

有人做过统计,侵华战争的前两年,这小小的玩意儿给华夏军人造成的伤亡是全部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个亏吃的不可谓不大,所以陈天民这次就要反客为主,抢了你的东西,用来杀伤你自己。

“排长!我觉得咱们人多,武器也上来了,打赢是肯定的,但是,想缴获这么多东西只怕……”

马小七没敢说完,忐忑的看着陈天民的脸色。

陈天民笑道,“你的担心有道理,不过到时候听指挥,看我的就行。”

二十几个战士中,伤势没好的还有九个,现在施凤荣和年小英正在给他们换绷带,上药。

陈天民集合了其他十五个战士,每人一支三八大盖,三个弹匣。手榴弹每人两颗都不够,只好一人一颗。

保卫科的两位股长,就留下做警卫任务。

陈天民和留守的伤员和县干部们打个招呼,就带队出发了。

这河曲县的城南兵工厂,其实就是个小型加工厂,做不了大东西,只能搞些子弹复装,枪械修理,什么的,鬼子接手后,拉来一些机械,现在还可以造一些榴弹,手榴弹等简单的东西。

它的位置相对于河曲县来说,基本等同于那座集中营,只不过方向相反。

离县城十几里地,离陈天民等的距离,三十几里。

守卫兵工厂的鬼子,加起来大概是两个小队。因为不信任伪军,这个重要地方一个伪军都没有。

别小看这两个小队,我军一个五百人的县大队,也拿不下来。

因为鬼子两个小队,就装备了两门50MM迫击炮,两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六个掷弹筒。

这火力赶上八路军的一正规营了。

主要差距还是武器上。

此时春寒料峭,山路上几乎没什么人。

即便如此,陈天民也命令大家隐蔽前进,避免被人看到,惹到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仗,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只不过不能明说,以免伤了士气。

除了队伍中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其实根本不会是对方的对手。

鬼子的一个班,可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而且兵种搭配合理,单兵能力超强。

如果挑战这个巡逻分队,就算最后赢了,己方的伤亡也不可能小。

所以,陈天民打好了主意,这次就自己一个人动手,其他人还是歇歇吧。

“其实,我在黄埔军校毕业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眼睛,那以后眼睛里始终有个小血块,虽然生活上不影响,但是射击什么的,还是会模糊的。”

陈天民开始编故事,给自己一会儿的表现找好台阶。

“不过前几天集中营那一仗,我眼睛又被碰了一下,你们猜怎么着?”

“难道说?现在好了。”贺征疑惑的问道。

“还别说!真是。那天咱们排长大发神威,四个角落的机枪鬼子。一个没跑。全让排长给点名了。以前排长可没这么准。”

小战士王二宝恍然大悟的说。

孟德彪,马小七也都窃窃私语,“难怪!那天排长真是准。”

陈天民见目的达成,就说道,“所以,今天的打法,以我为主,你们辅助,帮我看好东边的那个巡逻分队就行。”

不是吧!排长要单挑鬼子分队?

大家这才明白陈天民说这些话的用意,不由都半信半疑起来。三十多里的路,战士们走了大约两个小时。

快到兵工厂的时候,立刻隐蔽起来,远远的观察动静。

这兵工厂是在一个林场里面,里面有四个分队的鬼子把守。

林场大门外,还有两个分队的鬼子每天不断来回巡逻守卫。

因为大门到里面,距离比较远,一旦外面打起来,里面鬼子是不出来的。

只会龟缩防守。上次就是这样的。

陈天民带着大家,在远处的山林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中午的时候还吃了带来的饭团。

好在现在天气没那么冷了,不然十几个人呼出的热气,也会被敌人发现了。

“排长!观察清楚了,”徐宝根拿着一块老怀表,汇报情况。

“东边的这个巡逻分队,每次经过这里的间隔时间大概是十七八分钟左右,巡逻到那颗大杨树下。西边的分队是二十五分钟,应该是那边有石头堆,需要绕路。”

陈天民点了点头,“等一会儿,宝根你和小七他们这个组,去东边帮我顶着林场里的鬼子,要是里面的鬼子出来了,那就不用打了,立刻撤退。”

“贺征你和孟德彪这个组,在西边看住了那个巡逻队,万一他们提前了,帮我阻击一下。”

大家一起点头,陈天民不放心,又叮嘱道,“轻易不要开枪,如果必须开枪,大家一起,排子枪命中率比较高。”

贺征点了点头,“排长!你一个人要小心啊,这是加强的分队,十六个人呢,多了三个掷弹筒手。”

“要的就是这小钢炮掷弹筒!都看到没,这伙小鬼子身上可都是宝贝啊,挂了多少枪!”

马小七道,“看到了!小鬼子是真有钱,那些机枪手身上背的都是王八盒子,加上他们队长的,王八盒子就有五支啊!”

“你光看到王八盒子了,没看到89式掷弹筒的榴弹嘛,每个人背了十二发,三个人就是三十六发,够打三四次战斗了。”

陈天民最想要的,甚至都不是歪把子轻机枪,而是那步兵王者小钢炮。

“准备行动吧!记住我比划一或二手势的时候,都对应什么战术,千万不要搞混。”

看到大家一起点头,陈天民把手一挥,“开始行动!”

呼啦啦!十五个人左右分散开去。

只留下了陈天民,和他面前的两支三八大盖,和四个压好子弹的弹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