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贾珏秦可卿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推荐红楼之公子逍遥》,由网络作家“暗黑沉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红楼之公子逍遥》,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贾珏秦可卿,故事精彩剧情为:府作甚,便请夫人去断案吧。”“你!”王夫人大怒,“放肆!”捕头不屑的嗤了一声,根本不理她,只是向贾政说道:“还请贾大人将贾王氏请出,楚大人正在等候!”“那便让他等着吧。”王夫人冷声道。捕头冷冷望着她:“夫人难不成要拒捕?王候犯法尚与庶民同罪,贾王氏不过一民女,凭何逍遥法外!只因她姓王么?你王家贾家比王法还大吗?”这句话......
《全集小说推荐红楼之公子逍遥》精彩片段
贾宝玉确实是该心碎的,心有灵犀这个词他虽然没听过,可“灵犀”是什么,他还是知道的,古代传说犀牛角有白纹贯穿两端,感应灵敏,所以称为“灵犀”。
两人心中互有灵犀,这岂不是说两人心意相通?
他们两个“灵犀”了,那自己可怎么办?
看到贾宝玉那失落的模样,贾珏摇头轻笑。
事实上,以他现在的素质和反应,和谁搭配都会有不俗的效果,什么心有灵犀之语不过是玩笑话罢了。
不过众人不明就里,还真的以为两人心有灵犀呢。
甚至就连林黛玉都有些当真了。
游戏继续,仿佛是为了测试贾珏和林黛玉到底是不是心有灵犀一般,李纨特地重新出了一份更难的题目。
然而,贾珏和林黛玉两人,倒是真的轻而易举的猜了上来。
这让众女看向两人的目光中多了几许深意。
而林黛玉看着贾珏的眼神中也多出了一些东西。
这让贾宝玉面如土色,他似乎感觉林妹妹正在渐渐离他远去。
除了这个插曲之外,整个氛围倒是极好,热闹有趣儿,人人都可参与。
在玩闹之中,时间渐渐接近了傍晚,贾珏正要安排晚饭,却忽见有个婆子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禀报道:
“三爷,不好了。外头来了一帮子差役,说要拿琏二奶奶呢。”
有官府的衙役要捉拿王熙凤?
众人齐齐变色。
“发生了何事?”贾珏立刻问道。
“说是琏二奶奶放账害死了人。”婆子答道。
啊!
众女都是惊呼了一声,看向了王熙凤。
而在众人的目光中,王熙凤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起来。
她手里管着贾府上至老太太下至丫鬟小厮们的月例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银钱,对于这些银钱,她自然是不敢动的,但她却想到了另外一个来钱的方法,便是将这些银子以高利贷的形式放出去,赚取利息,借鸡生蛋。一年下来,倒也能赚上千两银子。
贾珏看了她一眼,皱了皱眉头。
昨天他刚刚落了忠顺王府的面皮,今天王熙凤就放高利贷害死了人,这事也来的太巧了。
“无妨,我且去瞧瞧。”贾珏向众女说了一声,来到了前厅。
来到前厅之后,他却是看到贾母,王夫人,贾琏,贾政都在,厅门口还站着数名衙役。
此时,贾政正在和一个捕头说话。
“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还请捕头回禀的楚大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贾政向捕头说道,神色有些不快。
那捕头向贾政拱了拱手:“贾大人还请海涵,人命官司不容耽搁,楚大人严令,今日必须要将贾王氏带到。”
贾王氏,指的就是王熙凤。
楚大人则是指宛平县的县令,楚文。
捕头却是根本不买贾政的账。
贾政脸色阴沉,什么时候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也敢欺到贾家头上了。
“此事牵扯到我贾家的女眷,不知可有证据?”贾母向那捕头问道。
捕头看了她一眼,说道:“老太君容禀,此时有物证罹难者遗书及人证来王家的,人证物证皆指认贾王氏,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是以楚大人深思熟虑之后,这才命小人前来拿贾王氏归案。”
来王家的,是王熙凤的陪房,负责帮王熙凤处理放贷的事情。
几人闻言深深皱眉,人证物证俱在,形势对王熙凤很不利。
王夫人扫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你且回去禀报,就说此事子虚乌有,我王家之女,并未做任何不法之事。”
面对县衙的拘捕,她再一次抬出了王家的名头,在她看来,县衙见听了王家的名号,自然知难而退。
谁知,话音出口之后,捕头便冷笑道:“是非曲直岂是你一言可决?若真如此,还要官府作甚,便请夫人去断案吧。”
“你!”王夫人大怒,“放肆!”
捕头不屑的嗤了一声,根本不理她,只是向贾政说道:“还请贾大人将贾王氏请出,楚大人正在等候!”
“那便让他等着吧。”王夫人冷声道。
捕头冷冷望着她:“夫人难不成要拒捕?王候犯法尚与庶民同罪,贾王氏不过一民女,凭何逍遥法外!只因她姓王么?你王家贾家比王法还大吗?”
这句话却是让场中几人齐齐变色,这顶帽子实在太大,无论是贾家还是王家都承担不起。
王夫人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
见她不答话,捕头喝道:“既然诸位多有不便,那我便自行去请!来人,将贾王氏请来!”
门口的那些衙役闻言大喝了一声,就要向里闯去。
贾珏正要说话,身后却是响起了一个声音:“不必劳烦,我来了。”
他向后看去,却见王熙凤面色惨白的走了过来。
她先是向贾母行了礼,又深深的看了贾珏一眼,然后向捕头淡淡的说道:“我便是贾王氏,我随你们去。”
她的声音无悲无喜,平淡如水,却是让几人心头大震,因为他们都听出了,其中包含着死志。
是的,王熙凤此时确实想到了死。
原因却是,名节。
此时对女子的名节极为看重,一旦被认为失了节,那可就成为了罪人一般。
之前王熙凤生病被贾珏所救,就因为名节问题产生了争执,可那毕竟是小范围的,而且是治病救人,再加上平儿和大夫都在,所以倒也问题不大。
可一旦王熙凤上了堂,甚至是进了牢房,可就不一样了。
她是嫌犯,是被告,上了堂可能要挨板子,而挨板子,是要脱下裤子的。
在大庭广众的公堂上,在衙役和围观百姓的注目下,要她脱衣,就是在逼死她。
因此,在她答应跟衙役走的那一刻,她心里已经是存了死志。
贾母闻言老泪纵横。
贾政神色黯然,他此时也明白了过来,对方定然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故意如此的,他若是敢故意阻拦,那就落入了对方的陷阱之中,妨碍公务,无视法律,包庇犯人等一连串名头落下来,贾家会有巨大的麻烦。
若是不加阻拦,那就是坐视王熙凤受屈辱而死。
诚然,贾家虽然在朝堂上也有势力,可现在去寻人,怕已经是来不及了。
这是对方的阳谋!
进退两难之间,他已是乱了方寸。
至于贾琏,他却是如同雕塑一般站着,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此时的他,巴不得王熙凤去死,这样他也好将外室扶正。
“拿下!”捕头见状嘴角微微翘起,向身后的衙役说道。
那些衙役应了一声,就要朝王熙凤扑去。
而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喝道:
“住手!谁敢动她!”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一个身影走了进来,他俊秀绝伦,飘逸出尘,仿若谪仙一般。
正是贾珏。
看到他,众人神态各异,有的嘲讽,有的鄙夷,有的嫉妒,有的羡慕。
顶着众人各色的目光,贾珏走进了场中,他来到刚才说话的人面前,扔出了一个荷包:
“一千两,我买贾珏胜。”
众人齐齐一惊,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一千两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他还敢一注就押一千两。
那人顿时就懵了,他原本只想取笑贾珏一番,顺便讨好一下阮清,哪里是真的要坐庄了。
可现在贾珏却真的出现了,而且还要下注,他哪里敢接。
“这,这个,一千两,实在是……”他支支吾吾的想要拒绝。
众人见状纷纷开口:
“别打退堂鼓啊!他想要给你白送银子,你又为何不接?”
“就是,莫非你以为阮师兄会输给他不成?”
“白送的银子都不要,你还是个爷儿们吗?”
……
在众人的声音中,那人面色满是紧张:“你们说得轻巧,万一,万一他赢了,我可要赔十万两银子啊!你们谁敢接便来接吧。”
贾珏的赔率是一赔百,要是他赢了,这一千两转瞬之间就变成了十万两。
十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荣宁二府都是国公,将他们所有的俸禄,土地收租,人情孝敬等等的绑在一起,一年也不过这么多总收入,甚至还不到。
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少人面面相觑,十万两的确太多了。
可就在此时,阮清却是起身走到他身前,拿过那荷包,向贾珏淡淡开口:
“这局我接了,你若赢我,十万两银子如数奉上。”
哄!
这话一出口,全场齐齐激动的高呼了起来。
阮清竟然接下了这个赌注!
“天呐,阮师兄竟然接了,那岂非说明,他必胜?”
“呵,要我说啊,你们也太胆小了,白送银子的事,师兄自然不会拒绝。”
“嘿,你们可不懂了吧,阮师兄家中可是江南巨富,他可不缺银子,他接下这局,只是不想弱了气势罢了。”
“哈哈,我倒是想瞧瞧,贾珏输了比试,又输了银子的模样。”
“是极,是极,英雄所见略同。那场面想必极为精彩。”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贾珏淡淡笑了笑,朝他拱了拱手,真诚的道:
“如此,便多谢阮师兄高义了。”
阮清看了他一眼,淡然道:“少年得志,难免轻浮。贾师弟日后当谨言慎行,多读书,少说话,莫要丢了我们国子监的体面。”
这话一出口,许多人都笑了起来,看着贾珏的眼神中满是戏谑,阮清这是借着这机会教训他。
贾珏闻言并没有动怒,只是淡淡的扫了他一眼:“明日还请师兄备好银子。”
说完却是转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众人都露出了不屑的眼神。“大言不惭”、“狂妄”、“无知”、“可笑”之语不断出现。
阮清的嘴角有噙着一丝轻蔑的笑意,对于准备银一事,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他可能输吗?
……
因为“十万两”赌局的主推,两人这场比试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整个国子监。
即便是最深居简出,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虫也被惊动了,整个国子监,上至祭酒司业,下至学生杂役,都 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件事上。
在他们一致的期盼中,时间很快便来到了比试这天。
比试的现场选在了国子监最大广场上。
广场的中央放着两套桌椅,桌上放着笔墨纸砚,这就是贾珏和阮清的考试之处。
而在桌椅的前方,却是放着一排数张长案,这里就是孙义,楚勋,刘洋以及那九位饱学之士的坐位。
贾珏与阮清,将在他们的眼前,众目睽睽之下完成这次考试。
他们组成了今天这场比试的核心,而在核心之外,却都是开放之地,国子监的学生们可以任意观看两人的比试。
当然,他们和贾珏阮清两人隔开了一些距离,说的话基本干扰不到两人。
上午,距离比试还有半个时辰之时,这广场上就已经围满了人。
他们聚在一起,三三两两的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比试,以及那十万两银子的赌局。
当然,他们基本都是看好阮清的,毕竟他成名已久,在国子监属于风云人物,许多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都认为,阮清的水平,当在二甲之列。
所谓二甲,指的是二甲进士。
殿试之后,会对考生做最后的排名,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档次。
一甲就是只有三人,便是通常所说的:状元,榜眼,探花。随后便是二甲、三甲进士了。
二甲进士,已经算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荣誉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时间很快来到了辰时。
孙义,楚勋,刘洋并着九名国子监大儒进入了广场中。
“拜见诸位老师!”整个广场上的学生齐齐躬身行礼,语气诚挚。
尊师重道,这是这个时代的美德。
孙义等人刚来到座位上坐下,有一人也紧随其后,来到了会场之中,正是阮清。
而最后才来的,却是贾珏。
看到贾珏那飘逸出尘的模样,众人的目光中夹杂着各种情绪,羡慕,嫉妒,惊讶,当然,最多的还是嘲笑与不屑。
当阮清和孙义都来到了座位上之后,孙义站起身来,向众人说了话。
意思大概就是阮清和贾珏都是难得的人才,他们因故未能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所以需要进行录遗,可录遗名额有限,只能先考过一次,确定参与录遗的人员。
希望阮清和贾珏两人,能发扬公正公平的作风,考出风格,考出态度。
场面话说完,孙义向两人分发了试卷。
而同时的,广场的另一端,也向围观的众人公布了考题。
一众学生们连忙围拢了上去,观看着考题。
可真当他们看到考题的时候,却是齐齐睁大了眼睛,满脸的懵逼:
这考题上的字儿他们每一个都认识,可为何当它们排列在一起,组成了考题之后,他们却竟然都不认识了?
这真是考题而不是天书?
“啊,哈哈,今天天色不错。”贾珏哈哈一笑,抬头望天。
两个丫鬟也一起抬头往天上看去,却见天上阴云密布,倒似快要下雨了,哪里就天色好了?
贾珏失笑,刚想说话,却是忽然神色一变。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情绪值正在以一个前所未见的速度快速增长着。
“叮!目标对于你的诗作感到惊讶,获得100点情绪值。”
“叮!目标对于你的作为感到惊奇,获得80点情绪值。”
“叮!目标对于你的作为感到幸灾乐祸,获得50点情绪值。”
“叮!目标对于你的作为感到愤怒,获得100点情绪值。”
……
这让他很是不解,如果是他的诗词流传了出去,为什么会有人感到幸灾乐祸和愤怒?
如果不是的话,这些情绪值又作何解释?
就在他感到奇怪的时候,一个婆子忽然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一脸的焦急:
“三爷,不好了,忠顺王世子上门来了,点名要寻你呢。”
贾珏挑了挑眉头,心里大概有了些猜测。
如果所料不差,这情绪值的怪异,应该和忠顺王世子有关。
也好,就来会会这个亲王世子。
贾珏来到会客厅,却见贾政正在陪着一个年轻的华服公子说话。
那人相貌倒是清秀,但眉宇间带着的几分阴鸷,却是将这份清秀破坏得一干二净。
他正是忠顺王世子赵磊。
见到贾珏到来,赵磊朝着轻哼了一声:“这位便是多情公子贾珏么?”
贾珏看了他一眼:“见过世子,我是贾珏,不过并非是多情公子。”
“呵,能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样诗句的,还不是多情公子么?”赵磊冷笑。
“不过是戏称罢了,做不得真。”贾珏微微皱了皱眉,也不知道这个外号是谁取的,听起来有些轻浮。
“我不管你是多情公子,还是无情公子。有一事,你须得给我一个解释!”赵磊冷然道。
这咄咄逼人的气势,和颐指气使的语气,让贾珏很反感。
“不知世子所言何事?”
“那日昨日柳冰拿着我的帖子前来,是你羞辱了他,将他的衣服扒了?”赵磊问道。
“世子有所不知,昨日那……”贾政连忙解释,却被赵磊打断:
“不必多言,我只问你是或者不是!”
贾珏看了他一眼,淡然道:“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他要取走我府上的魁星像,我却是瞧上了他的衣袍。”
“好,好得很!”赵磊闻言眼神中满是怒火,“你既言我忠顺王府无人,皆为碌碌无为的禄蠹,那三日之后,你贾府与我忠顺王府各派一人于醉仙楼文斗,输者跪地磕头!”
贾珏深深皱眉,他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贾政闻言大惊:“世子息怒,此间必定有所误会,我等昨日并未辱及忠顺王府啊!”
赵磊冷笑:“多说无益,三日后见真章!”
说完,却是一甩袖子,径直转身离去了。
“这,这……怎会如此啊!”贾政见状脸上满是焦急和愤懑。
贾珏看着赵磊离去的背影,缓缓开口:“如我所料不差,此事当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他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却出现了,联想到之前的情绪值异样,他大概明白了过来。
“啊?这,那我这便去忠顺王府解释清楚。”贾政连忙说道。
贾珏摇了摇头:“不必去了,没用的。想来忠顺王府本也有意如此,便也顺水推舟的应了下来。否则,如此大事,不会只听信传言,而不与我们求证。”
荣国府,玲珑小筑。
晴雯气鼓鼓的从房外走了进来,嘟着嘴给贾珏端来了参茶。
贾珏被打了板子,因此躺在了床上。
倒不是伤势有多重,但挨了打,总得装一装样子才是,总不能还活蹦乱跳的。
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受伤,赵婧打他那几下,跟按摩似的,又怎么会受伤。
但,怎么着也得照顾一下赵启的情绪不是,毕竟从性质上来说,他的确是对赵启使了心眼。
贾珏侧卧着向她笑道:
“怎了?谁又惹你了?”
晴雯端着茶碗来到了贾珏身边,嘟囔道:
“三爷,你不知外头那些长舌妇是如何胡说八道的,可真是气人的很。”
“哦?怎么说的?”贾珏问道。
“她们说,三爷是被国子监赶回来了,有负陛下所望,陛下这才打了你的板子。”
贾珏笑了笑:“嘴长在他们身上,你还能堵住他们的嘴不成?无需理会便是。”
他去了国子监半个月便回来了,而且刚一回来,就挨了打,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
“三爷,可我听着心里难受。”晴雯小声道。
经过这段时间和贾珏的相处,她心里已经渐渐接受了贾珏,无论什么事,也都向着贾珏,听不得别人说贾珏的不好。
贾珏朝她笑道:“那便不去听,就在房里瞧着我,这心里啊,自然就好受了。”
晴雯闻言俏脸一红,嗔了他一眼:“谁要瞧你了。”
话是这么说,还是轻柔的喂贾珏喝了参汤。
参汤喝完,屋外忽然响起了脚步声,袭人的声音响起:
“三爷,诸位奶奶、小姐来了。”
“快迎进来。”贾珏说道。
一会后,王熙凤,李纨,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一众姑娘进入了房中,当然,也少不了贾宝玉。
“诸位嫂子,姐妹,宝二哥。”贾珏向众人打着招呼,就要起身。
“且躺着吧。”王熙凤连忙上前止住了他。
其余众女也纷纷附和。
“如此,倒是失礼了,诸位勿怪。”贾珏笑了笑,向众人说道。
众女自然不以为意,她们坐定后,彼此看了看,最后薛宝钗出言问道:
“珏兄弟,你怎这般快便回来了?”
众人闻言都是瞧着他,这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贾珏笑了笑:“我结了业,自然就回来了。”
国子监毕业有两种方式,其一为中举,其二为攒够学分。
中举且不去说他,贾珏这些日子里和九位大儒相谈甚欢,轻轻松松从他们手中获取了学分,别说是毕业了,他们甚至愿意聘请贾珏成为他们的助教,一起教授学生。
贾宝玉瞪大了眼睛,诧异的说道:“珏弟,我常听人言,说这国子监功课极难,想要从其中结业,怕是要苦学数年呢。”
林黛玉看了他一眼,说道:“旁人要用数年,三哥哥未必就要。”
这本是一句普通的话,但贾宝玉听在耳中却是如同闷雷一般。
因为林黛玉的称呼,“三哥哥”。
一直以来,林黛玉对于他们的称呼都是差不多的,比如:琏二哥,宝二哥,珏三哥。
可现在,她对于贾珏的称呼,竟然变成了“三哥哥”,而对他的称呼,则还是宝二哥!
这其中的亲疏之别,显而易见。
他直直的看着林黛玉,一脸的痛心。
林妹妹,你变了!
贾珏笑了笑:“不错,旁人需数年,我却不用,只是,那结业文书需数日之后方能下发,我便也不在国子监多留了,正好回府过中秋。”
众女闻言齐齐点头,对于贾珏的人品和才学,她们都是信得过的。
贾珏看着王熙凤问道:“嫂子,日前你不是说有什么喜事要说与我么?”
王熙凤点了点头,看了迎春一眼,笑道:“你这喜事怕是要和二姑娘的事儿落在一起呢。”
迎春闻言脸色一红。
贾珏却是心头一跳,连忙问道:“不知是何事?”
王熙凤笑道:“数日前,却是有孙家的来提亲,他是咱们家老亲,和国公爷有旧,赦老爷便也应下了。而那孙家却是有一表妹,长相端庄,贤良淑德,孙家欲说与你为妻,二太太已是应下了。”
什么!
贾珏又惊又怒,立刻问道:“那孙家,可是孙绍祖?”
“你也听过他?”王熙凤问道。
贾珏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孙绍祖,原著中迎春的丈夫。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帮助。后来,他得到了贾府帮助,得到不小的好处,还当了官。
贾赦欠了他五千两银子,还不出,于是拿迎春抵债,将她嫁给了孙绍祖。
谁知这孙绍祖却不是个东西,尤好凌虐他人,每年都要被他害死许多丫鬟。
迎春嫁给他不到一年时间,就硬生生的被他凌虐致死了。
就连曹公都说他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贾赦将迎春嫁给孙绍祖,贾珏能够预料,可要他娶什么孙绍祖的表妹,却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孙绍祖如此,他的什么表妹又能好到哪里去。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王夫人操控自己的婚姻,如果哪天她给自己找一个蠢笨如猪的母夜叉,自己岂不是这辈子都要在痛苦中度过了?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难的,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没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说法,许多人成亲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长什么样,原著中贾宝玉的婚姻悲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三哥哥,你的脸色为何这般难看?”林黛玉看了贾珏一眼问道。
贾珏看了众人一圈,向迎春说道:“二姐姐,我恰好知道那孙绍祖是何等人,你且听我说。”
当下,他将孙绍祖的为人,详细的说了出来。
众女闻言齐齐变了颜色,史湘云满脸担忧的看着迎春:
“若二姐姐嫁过去,焉能有命在?”
众人一起点头,迎春的脸上则满是悲戚,这是她父母之命,她又怎能反抗?
贾珏看着她,认真的问道:“二姐姐,你若不愿,我来想法子。”
“珏弟弟不可。”迎春连忙向他摇头,垂泪道,“若果然如此,便也是姐姐的命该如此。”
她的心地善良,性格偏弱,为人内向,就连下人们都在背后称呼她为“二木头”,她原本就惧怕贾赦,又怎么敢违抗他的意志呢?
贾珏直直的看着她的眼睛,郑重的说道:“二姐姐!我只问你一句,你可愿嫁他?”
迎春捂着嘴,眼泪一个劲的掉落,她看着贾珏的目光,心头忽然涌起了一丝勇气:“不愿!”
贾珏见状笑了:“好,姐姐只管安心,一切,交与我便是!”
小说《红楼之公子逍遥》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荣国府,贾母小院。
在贾珏王熙凤去了县衙之后,女眷们就都来到了这里,等候着消息。
一众姑娘的脸上都满是焦虑,甚至就连邢夫人也不例外,王熙凤是她的儿媳妇,若有什么事儿,她的脸上也不好看。
唯有王夫人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对她来说,贾珏死了才好,而王熙凤她也不是非常的在乎,大不了另选一个管事的人便是了。
在原著中,她也的确是这么干的,对于王熙凤这个侄女,她看中的也就是她娘家人的身份罢了,其余的什么亲情之类的,一概是极其淡薄的。毕竟王熙凤那一房在金陵,而王子腾他们这一房在京城,早就已经分了家。
此时她想的,却是如何将贾珏逐出府去。
她看得很清楚,在这段时间里,贾珏很得贾政喜欢,一众姑娘们也大多和他越来越亲近,就连下人们也都在说他的好。
现在便这样了,再过一段时间,这贾府之中哪里还有贾宝玉的立足之地?
她必须要在他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让他从贾府滚出去,贾府的一草一木都是贾宝玉的,他一丝一毫也别想得到!
“你们且放宽心吧。政老爷请了北静王去,那县令还能反了天不成?”她向着一众女眷说道。
众女看了她一眼,都是没有说话,北静王确实是个强有力的援手,可那县令后面站着的,应该是忠顺王,论地位,论能力,论资历,北静王都不是对手。他能不能护住王熙凤和贾珏,都还不一定呢。
见她们不答话,为了避免王夫人尴尬,薛姨妈连忙接口:
“说的是呢,有北静王相助,一切自当安然无恙呢。”
王夫人闻言却是叹了口气:“今儿这一关算是过了,可往后又当如何是好呢?总不能一有事儿就去劳烦北静王吧?”
“这是什么话儿?”贾母看向了她。
“老太太你也别恼,我便是这么说一嘴儿,你若是不愿听,那我闭嘴就是。”王夫人连忙说道。
“你说。”
王夫人又叹了口气:“这珏哥儿怕是将忠顺王得罪得不轻,今儿这关便算是过去了,可明儿那关又怎么过?后天那关又怎么过?”
“你的意思是?”
“老太太,这忠顺王失了体面,总要找回来的,今儿不行,那就明儿。”王夫人解释道。
贾母闻言沉吟了起来,的确,忠顺王府的面子一定是要找回来的。
王夫人见状继续说道:“要我说啊,倒不如想个法儿,化解了这段恩怨才是。”
这话让不少人都轻轻点了点头,忠顺王毕竟是亲王,和他死磕没有好果子吃,如果能化干戈为玉帛,那是极好的。
贾母也是有些意动:“你可有什么法子?”
“倒也简单,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儿既然是因为珏哥儿而起,便由珏哥儿来化解。不若让他登门向忠顺王陪个礼儿,道个恼儿,说几句软话,忠顺王顺了心气,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回头,我们再让珏哥儿离了京城几年,忠顺王见不着他当是不会再寻府上的晦气了。”王夫人语气轻松的说道。
这话让众女齐齐瞪大了眼睛,震惊的望着她。
贾珏为了维护贾府的颜面,挺身而出屡次挫败忠顺王府的阴谋。
要换做其他家,夸耀奖赏贾珏都还来不及。
她竟然要让贾珏送上门给忠顺王消气,事后还打算将他赶出京城!
这就相当于英勇的战士打跑了侵略者,结果却被自己的国王交给了侵略者妄图让他解气,放过自己。
这是人干的事?
秦可卿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这话真是从一位母亲口中说出来的话么?哪有母亲会这般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当真是枉为人母!
“二太太这话儿似乎有失偏颇。”林黛玉却是也忍不住开口道,“珏三哥与忠顺王并无私怨,这事儿又怎会是因他而起?”
王夫人冷笑:“那县令为何不寻旁人,非要寻他?若非是他将忠顺王得罪的狠了,旁人又怎会咬着他不放口?”
“那是……”秦可卿忍不住就要说话,却是被一旁的尤氏死死拉住。
秦可卿能没说出口的话,林黛玉却是说了出来:“那是因为家里的男丁,除了珏三哥一人,却是无人站出来。”
这话是事实,但却让厅中的贾宝玉脸色大变,他一直都觉得林黛玉和贾珏走得有些近了,而此时林黛玉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他的不作为,他顿时怒不可遏,发作起痴狂病来。
他拿下带着的通灵宝玉,狠命往地上摔去,同时骂道: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不要这劳什子了!便教珏弟弟戴了去吧!”
这一摔却是将众人齐齐吓了一大跳,他身旁的姑娘们连忙蹲下身子去捡。
贾母以杖击地,急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对于贾母等贾家女眷来说,这通灵宝玉就是命根子,是贾家的祥瑞,是摔不得的。
贾宝玉满脸泪痕:“家里姐妹遭了难,我却连出面的勇气都没有,我哪里配得上这宝玉!”
王夫人骂道:“旁人怎么说,你便怎么听么?大姑娘也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你又何必往心里去?”
一个“旁人”、一个“大姑娘”却是说的林黛玉面色苍白,眼中的泪珠儿止不住的滑落。
按照贾府的排行,林黛玉是怎么着也排不到“大姑娘”的,要怎么论才是“大姑娘”呢?
林家。
是的,从林家那头论,林黛玉才是大姑娘。
而她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林黛玉一个外人,我们贾家的事哪里轮得到她一个外人来说话?
这话是狠狠的伤到了林黛玉的自尊心,让她再次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苦楚。
“外祖母,我身体有些不适,便先回房了。”她向贾母告罪了一声,转身就要向外走去。
看着她的背影,贾宝玉心头满是懊悔,他好像不应该这么做的。
而就在此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林妹妹哪里去?”
太白楼,贵宾包厢。
几个年轻人端坐桌前,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忽然,一个面容阴鸷的年轻公子哥说道:“诸位,整治贾家的时机到了!”
这话让几人齐齐眼睛一亮,立刻有人追问:“还请柳公子明示。”
“过两日便是七巧了。”那柳公子抿了一口酒,嘴角微微上翘。
众人都是一奇:“这七巧节和贾府又有何干?”
“据闻,贾政将会在七月初七当日祭拜魁星。”柳公子又说了一句。
众人都是一奇:“柳公子有何打算?”
那柳公子又喝了一口酒,冷笑道:“他贾府子孙也想拜魁星?就凭贾府那几个蠢货?”
“柳公子是打算?”
“七月七那天,我自当登门拜访,去会会贾府的读书人。”柳公子冷哼,他打算在贾府拜魁星的时候上门“踢馆”。
众人一听,纷纷露出了笑容:
“好好!此计大妙,当场扇贾府的耳光,看他们还有脸拜魁星!”
“哈哈哈!柳公子神机妙算,此计若成,定要叫他贾府颜面扫地!”
“依我来看,别说是拜魁星了,怕是日后贾府都不敢说府上有读书人!”
“柳公子乃京城内有名的才子,若是出面,定叫他贾家颜面无存!”
“哈哈,这倒是要恭喜柳公子了,此事若做的妥当了,世子定然极为开心!”
在众人的笑声中,柳公子的面上满是得意的笑容。
贾家,莫要怪我拿你们做踏脚石了,谁让你们得罪了忠顺王呢!
……
贾珏从贾政的书房出来,眼神中带着一抹笑意,和贾政谈了一次,倒是给了他一定的好处。
最大的收获是,他可以自由在贾府活动了。
不过对于这一点,他还是挺疑惑的,他不明白贾政为什么要禁他的足,毕竟他似乎没做错什么。
但不管怎么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毕竟这才是他穿越后的第一天。
带着不错的心情,贾珏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刚走到门口,却见晴儿正站在门口眼巴巴的朝这里看来。
见他出现,她眼睛大亮快速的跑了上去,娇声唤道:“三爷!”
贾珏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回头在屋里等着便是。”
晴儿摇了摇头:“在屋里候着闷得慌,倒不如在外头呢。”
在她的世界里,贾珏便是唯一,伺候贾珏是她存在的意义。
“天晚了,可曾吃了?”贾珏看了她一眼,朝她笑了笑。
晴儿摇头:“没呢,三爷不吃,我哪里能吃。”
“下回不必等我,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了就吃。”贾珏说道。
小丫头十来岁的年纪,确实需要多吃些。
晴儿嘻笑了笑,却是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而是双眼发亮的说道:“三爷,适才平儿姐姐端来了好些吃食,鸡鸭鱼肉,糕点小吃都有呢。”
看着她的模样,贾珏笑道:“好,那你一会多吃些。”
两人走进屋内,晴儿拿来了一个食盒,从其中端出来几个小碟,其中盛放着精致的菜肴。
“三爷,快吃。”她给贾珏盛了一碗饭,然后站在他身旁不断给他夹菜。
“你也一起坐下吃吧。”贾珏说道。
晴儿摇了摇头:“三爷先吃。”
贾珏站起身来,将她按到一旁坐下:“你也坐下吃!”
“三爷……”晴儿慌忙要拒绝。
贾珏故作不悦,给她夹了一块肉:“让你吃便吃了,不许顶嘴。”
“三爷别恼,我吃,我吃。”晴儿连忙说了一句,然后低头吃饭。
只是吃了几口,泪珠儿却是扑簌簌的掉落了下来。
贾珏连忙问道:“这是怎了,好端端的哭什么?”
晴儿抹了抹泪珠儿,抽泣道:“三爷待我太好了。”
“叮!目标被你的行为感动,获得100点情绪值。”
贾珏见状笑了,这算什么对她好,在现代,这可是最基本的礼仪。
他正要说话,门口却是传来一个声音:“三爷在么?”
他转头望去,却见一个窈窕的身影正站在门口。
晴儿连忙迎了上去:“三爷在呢,这位姐姐是?”
那女子却是一个丫鬟,长得明眸皓齿,甚是娇美。
“我叫瑞珠,是蓉大奶奶的丫鬟。”她答道。
蓉大奶奶,即,秦可卿。
“姐姐好,姐姐此来是?”晴儿连忙问道。
瑞珠扬了扬手中的东西,那却是一个食盒:
“今儿三爷为蓉大奶奶作了首词儿,蓉大奶奶很喜欢,特意准备了些许吃食来谢过三爷呢。”
“呀!作词?三爷?”晴儿瞪大了眼睛,眼神中满是惊讶,“莫非那‘朝朝暮暮’竟是三爷作的?”
瑞珠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是呢,你不知么?”
晴儿脸蛋一红,满脸的窘迫,她还真不知道,此前听闻之时,只以为是哪个三爷,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三爷。
“那便多谢秦氏了,还请瑞珠姑娘帮我传达一声。”此时,贾珏走了过来向瑞珠说道。
瑞珠见到贾珏,只觉他貌若天人,俊逸非凡,一时竟是呆住了。
“三爷……”晴儿看了贾珏一眼,弱弱的唤了一句,面上满是羞惭,她竟然不知道那词儿就是自己三爷作的。
贾珏笑了笑:“愣着做什么,还不将东西接过来?”
晴儿连忙从瑞珠手里接过食盒,提进了屋里。
贾珏看了看瑞珠,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了她:“有劳瑞珠姑娘了。”
瑞珠这才回神,她脸蛋通红的看了看贾珏递给她的东西,却见那是一支精美漂亮的发簪,连忙摇头:“三爷客气了,我,我不能收。”
“为何不能收?且拿好了。若秦氏问询,你只管推说是我硬塞给你的便是。”贾珏微微一笑,将发簪塞到了她的手中。
“三爷……”瑞珠还想推辞,却被贾珏用眼神制止。
瑞珠抿了抿红唇,最终还是红着脸,朝他盈盈一礼,柔声道:“多谢三爷。”
“无须客气,且去回禀秦氏吧。”贾珏笑道。
瑞珠轻轻的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告辞一声,转身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贾珏眼神微眯,秦可卿对他的关心他能感受得到,他无法直接对秦可卿表达谢意,只有对她的丫鬟好些,也算是对她的回应了,她应该能感受得到。
此时,晴儿忽然娇呼了起来:“三爷,这食盒里放着银子呢。”
贾珏闻言微微一叹,不用问,银子肯定是秦可卿放的,她自己的家世很不好,却还要给自己银子。
可卿,可亲!
小说《红楼之公子逍遥》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