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元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文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中的人物陈元朱元璋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喝口茶”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内容概括:“陛下!万不可说这样的话啊!”“陛下,太宗和仁宗素来是以您为骄傲的,您万不可妄自菲薄啊!”……天幕之上。画面不疾不徐的继续播放。于谦死后,百姓冲破了侍卫的防守,跪在于谦的尸体前连哭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就连王振的一部分余党也良心过不去,连日替于谦喊冤。帝王与掌权官员的不为所动令百官......
《精品文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彩片段
“朕没脸啊!朕没脸啊!!”
汉高祖刘邦年间……
三国曹操年间……
历朝历代的无数帝王将士都被朱祁镇此举给震的头皮发麻。
他们挠破了头皮也想不明白,这朱祁镇到底是哪里来的胆子敢杀于谦的,他莫非以为史书记不住他的大名,嫌自己还不够彪炳史册么?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被架上绞刑架上的时候,于谦表情平静的不像在赴死。
周遭的百姓几乎哭干了眼泪,跪在地上恳求着帝王仁慈,却只是惹得朱祁镇不耐烦的着人挥退。
将士在悲泣,百官在抹泪,就连手握长刀的刽子手都双腿哆嗦潸然泪下。
“于先生,我今日砍了你的头,来日下了地府,我的妻儿乡里恐怕做鬼都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
于谦却只是摇摇头。
他隔着人群远远的看了朱祁镇一眼,又像是在透过朱祁镇看向其他人,一刹那神色有些恍惚。
“……陛下,臣想睡一觉了。”
刽子手在徐有贞和石亨等人的催促之下双手颤抖的握紧了刀柄,泪雨滂沱的狠狠斩下!
脑袋咕噜噜的落地,百姓的嚎哭声几乎要掀翻了整座北京城!!
刽子手对上于谦的眼,双腿发软的跪倒在地,骤然古怪而又尖锐的哀嚎一声,拔起长刀反手砍了自己的脑袋!
“我枉杀于先生,愧不敢独活!!”
【史记,于谦身死当日,北京城被哭声洒满,就连杀他的刽子手都因愧疚而自杀身亡。】
冥冥时空之中。
在某一个已经遇到了于谦的永乐王朝。
朱高炽泪如雨下,双手颤抖。
“睡吧、睡吧……到了下头去,我还给你盖被子!我替大明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是我老朱家的孽障对不起你啊!!”
高位之上已至暮年的永乐大帝沉默的背着手,视线幽远又深沉的隔着一道屏幕落到于谦身上。
“永乐众臣……随朕一起恭送于先生!”
“恭送于先生!!”
永乐大臣们神色动容,纷纷朝着于谦的方向拱手作揖相拜。
宣德年间。
朱瞻基平白无故像是老了数十岁,疲惫无比的深深哀叹了一声。
“于谦死了……他是个救国的大功臣啊,皇帝却把他杀了,尔等说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朕既然这一生辛劳为大明做下来的功绩,都不如他朱祁镇轻轻松松挥霍几年的,那朕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生下来?不该接了爷爷,爹爹的班,做了这大明的皇帝?”
群臣闻言顿时大恸,哭声连片。
“陛下!万不可说这样的话啊!”
“陛下,太宗和仁宗素来是以您为骄傲的,您万不可妄自菲薄啊!”
……
天幕之上。
画面不疾不徐的继续播放。
于谦死后,百姓冲破了侍卫的防守,跪在于谦的尸体前连哭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
就连王振的一部分余党也良心过不去,连日替于谦喊冤。
帝王与掌权官员的不为所动令百官为之心寒,吏部尚书王直更是在于谦死后不久便请辞离官回乡。
于谦因被徐珵等人安上了“虽无显迹,意有之”的污蔑言辞,纵然身死也被皇帝派遣锦衣卫前去抄家。
锦衣卫带着人到了于谦的家里后,却发现这是他们这辈子完成的最轻松的工作。
镜头顺着锦衣卫的视线拉近,将于谦的家四处扫了一遍,目之所及之处,除了正常的生活用品之外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秦朝。
始皇帝撑着脑袋坐在龙椅上,下面的大臣正为了朝事争的面红耳斥。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道钟响声响彻天地,君臣纷纷若有所感,骇然的抬头看向忽然出现的天幕。
天神诏令?
还是天书指引?
始皇帝嬴政豁然起身。
他的年岁越来越高,近年来已然察觉到身体状态的下滑。
然而大秦王朝还残留着许多未解决的隐患,子嗣之中更是挑不出有能力接过王朝的继承人。
长生、长生——若是他能活的久一点,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大明。
朱元璋眯起眼睛凝视着天幕,面上神色莫测。
左丞相李善长眼中泛起骇然之色,震撼道。
“陛下、陛陛下!这、这是……”
其余武将文官等也无不一副震惊到要晕过去的表情,便是最大胆的如蓝玉之流,也满脸卧槽。
朱元璋见状,不悦的敲了敲桌子,沉声道。
“成什么体统!便真是天幕又如何!尔等都是跟着老子打天下的老臣,这副样子是丢谁的人呢?!”
众臣子皆诺诺。
太子朱标最先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冷静道。
于谦沉稳而富含威严的话语宛如旁白一般响起,那声音冷静沉着,仿佛一个巨大的手牢牢的撑在听者的身后,给人以无尽的力量。
【“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配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
【“安定门,陶瑾!”】
“末将在!”
被点到名字的小将毫不犹豫的阔步而出,转身大声吼道!
“全军列阵!随我一起死守安定门!”
“是!!”
恢弘而又磅礴的嘶吼声坚定的给予回应!
【“东直门,刘安!”】
“末将在!”
【“朝阳门,朱瑛!”】
“末将在!”
……
镜头随着于谦的话语拉近到每一个将军的身侧,无声的记录着这一切。
于谦一个一个的将城门的坚守任务分配出去,到了第九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时,他停顿了一下,随即语气更加坚定铿锵!
【“德胜门,于谦。”】
众臣子惊了一下,愣愣的看着于谦。
谁都知道这次守城绝不是玩笑,一旦开始打仗,那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与玩命也没什么分别了。
明明还有别的武将可以用,明明他可以坐镇城中指挥,但他仍旧是选择了最危险的前线,与将士们一同直面瓦剌这匹野兽!
何等勇气!何等忠义!
众臣彻彻底底的对于谦心悦诚服了。
此时的瓦剌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不是如他想象中的一盘散沙,而是一盘被于谦这瓢水牢牢联结在一起的恐怖流沙!!
屏幕前。
历朝历代都被这股破釜沉舟的磅礴气势镇住了。
所有人都惊叹无比的看着天幕,心中涌起汹涌澎湃的情绪来。
勇气,团结,坚定,无畏……
无数优秀的品质在这一支尚且稚嫩的军队身上尽皆彰显!
汉武帝年间。
刘彻不再歪歪斜斜的躺在龙椅上,而是站直了身体,无声的对屏幕中的军队示以尊重。
他神色复杂无比,慨叹一般道。
“这一支军队的许多将士也许都没来得及上过战场,但毫无疑问已经拥有了王者之师的品质!”
“于谦此人,不仅仅是一个极为卓越的谋略家,更是一个可怕的调教者!”
汉武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幸而,吾不会与此人为敌,否则将必成吾心头大患也!”
唐太宗年间。
“此战,结局已定。”
李世民盯着屏幕,淡淡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武将也不再聒噪,而是沉默的站着,给予自己的尊重。
“可惜了啊……”
李世民有些贪婪的将视线在于谦身上上下梭巡了一遍,恋恋不舍的叹息。
“于谦此人若是生在我朝,朕必将给予他国相之位!不知道大明愿不愿意割舍啊……朕可以拿魏征跟他们换啊!”
魏征顿时火起,眼神宛如要吃人一般怒瞪了过来。
“陛下!您最好是在开玩笑!!”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面色迅速的一整,肃然道。
“当然了!朕最是离不开魏卿了,怎么舍得跟人家换呢!!别说是区区一个于谦了,就算是刘禅拿诸葛亮来朕也不换!!!”
……
天幕之上。
于谦神色肃杀,语气定定的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
“吾等出城之后,立刻关闭城门,擅自放入城者,斩!”
此战,没有退路可言!
他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
也先带着军队前来时,已经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发现了眼前这帮人气势上的不同,他们都是来玩命的。
他心里有些发怵,不想和这样一群亡命徒打,但是已经走到了这里,若是被敌人吓得不战而逃,那才是丢人丢到老家了。
这突如其来的题目让天幕下的众人神情一震!
根据上次题目的经验,他们是可以通过弹幕回答来窥见些许后世评价的,这当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紧跟着,题目上出现的问题却让大部分永乐之前的古人懵逼了半晌。
不是,先不说朱高炽是谁,再说这父皇和征北大将军是可以放在一起的选项么?!
自然,天幕之上划过的弹幕很快为他们解了疑惑。
哈哈哈哈损不损啊,谁搞的题目啊!
朱棣:礼貌你么?
父皇!那必须是父皇啊!我举双手双脚赞同父皇!(没毛病啊)
确实没毛病,朱棣难道不是朱高炽的父皇么?(狗头)
谁整这损出选项,要是征北大将军赢了,朱棣的面子往哪搁啊(狗头)
judy:反正早晚是留给太子的班底,让他早点上手怎么了?
太子镇守朝堂,皇帝征战四方,有毛病么?妹毛病啊!
要judy说,这就叫让太子和朝臣趁早打打配合,皇帝实习课懂不懂啊(狗头叼花)
太子多监监国也有一点好处啊,皇帝出事儿不小心死了,太子直接麻溜的走马上任,多方便啊!
哈哈哈哈哈什么地狱笑话!
还别说,最后朱棣不就是不小心死路上了么,这么说大明堪称是唯一一个皇帝死外面国朝却一点动荡都没有直接换代的王朝吧!
要我说嬴政就该跟朱棣好好学学!
就是!说起来就生气!
朱棣得庆幸有个朱高炽这么靠谱的太子,治国理政一把好手,否则也不能放任他那么随便浪啊!
那是!朱高炽可是从朱棣造反的时候就帮他守着老家的,都有经验了(狗头)
往南打的时候守北平,往北打的时候守南京是吧(大拇指喷气黄豆)
哈哈哈哈哈乐死我了!
说好了,大家都选父皇!我倒要看谁不选(狗头)
啊对对对!都选父皇都选父皇!
那必须的啊!
弹幕还在拌嘴扯皮,天幕之下的秦始皇却险些气了个倒仰,急的豁然踢翻了凳子,勃然大怒。
“什么生气?为什么生气?!你们倒是接着说啊!混账!混账!!”
要知道当天幕提到嬴政的名字之时,他堪称是瞬间屏住了呼吸,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屏幕,眨眼都不愿意,生怕错过了什么关键信息。
结果呢,这群家伙居然没开始说呢就扯到另外一个话题上去了!
简直气煞人也!!
天幕的最终投票结果也在弹幕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皮拌嘴中显现了出来。
只见属于征北大将军那一栏的选项呈碾压式盖过了父皇,只有寥寥那么几个人选了父皇这个选项。
嘿!你们这些孙子,我就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结果一点都不出乎我的意料啊笑死我了!
朱棣震怒!judy不高兴了!judy要闹了!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的眼睛biu的亮了!
他激动不已的跳了起来,脸上一扫颓色,满是兴奋!
“对啊!朕怎么没想到呢?太子监国真是天才的举措啊!承亁!朕的承亁呢!”
魏征满脸黑线,拉住了恨不得跳出去的李世民。
“陛下,太子殿下纵然天资不错,但远远不到扛起一个国家的时候,根本无法代您监国!您别做梦了!”
李世民嘴角啪的一下就落了下来,磨了磨后槽牙,眼中闪过一抹狼光。
“凭什么人家太子就那么能干,朕的太子就不行?朕看承亁那小子还是缺乏教育啊!朕还是太努力了,让太子一点危机感都没有啊!!”
太子殿里的李承乾浑身顿时一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狐疑的搓了搓手臂。
自然,对于多疑的帝王来说,这件事无疑是天方夜谭。
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他们也绝不会愿意让其分走自己的权柄。
唯有功傲一世,强大自信无比之人,才会如此坦然毫无畏惧。
显然,李世民和朱棣都在此列。
就像朱棣再有本事也绝不敢造他爹的反一样,朱高炽就算手里权柄再多,也绝不敢对朱棣生出大逆不道的心思。
……
天幕徐徐展开。
投票的界面慢慢消散下去,新的画面紧跟着铺展开来。
朱高炽满脸隐忍的手捧奏折恭敬的跪在一旁,朱棣则像是没看见一样泰然自若的往身上穿着盔甲,气氛一时之间极为紧绷。
唐太宗年间。
魏征见状了然的冷哼了一声,旁证侧引劝谏李世民。
“陛下您瞧瞧,这太子监国果然是不行的,看这样子父子二人明显是生出了不一样的政见,太子威逼到帝王头上了!一朝不能有两个声音,太子还是只能是太子才行!”
杜如晦也叹息了一声,跟着劝谏。
“是啊陛下,您可三思啊!”
天幕之上。
朱棣穿好了盔甲,转头走到了朱高炽的面前,脸色十分严肃深沉,龙威渐渐酝酿。
在众人心口微微往上提的时候,只见这位威武的帝王忽然伸手按住了朱高炽的肩膀,咳了两声,伸出两根手指,语气像是有些讨好一般。
“炽儿转头也到了大婚的年纪了,朕看你大婚的钱太少了,给你加两百万如何?”
天幕前的众人被这突兀的反转很是大跌了几幅眼镜,这是揍嘛呢,气氛那么严肃差点以为你们要打起来呢!
堂堂帝王至尊,哪怕是语气上的微妙示弱都是千载难逢!
然而朱高炽却像是没听见一样,头又低了点,默默没接话。
朱棣眼神一转,表情努力和缓了些,紧跟着有些恨铁不成钢一样指点。
“我打完这一仗,你也着手登基吧!跟诸王和诸大臣多走动走动,多联络联络,知道么!”
“好!朕看行!就这样,谢恩吧!”
迅速说完后,朱棣毫不犹豫转身就走,脚步甚至还加快了不少,仿佛就怕有人在后面追一样!
后方,朱高炽脸上表情苦哈哈的,眼神却格外坚决。
“爹!您行行好,别拿我寻开心了!这事儿您说破了头都不行!塞外苦寒,您不能再去了啊!”
“实在不行,您就在长城外头捡个软柿子捏捏得了!您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么北上劳累了!”
朱棣闻言,脸皮顿时又綳了起来,怒气冲冲的拂袖转身,语气沉沉的指了指朱高炽。
“这满朝文武,就你小子带头唱反调!老子是你爹!”
朱高炽哆嗦了一下,咬紧了后槽牙不肯松口。
“您还是大明的皇帝!”
朱棣怒而摔了手里的软甲,大声嚷嚷。
“朕说了马上就是你了!”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但朱元璋却始终并未在朱棣的身上看出任何伪装的痕迹,尽管他已经用最冷酷的视线去审视,能瞧出来的只有纯粹二字。
眼泪在朱棣眼里打了个转,他咬着牙,闷闷的说道。
“爹爹,儿子不懂那么多,但若我未来会对大哥做出什么混账事儿,您便下令杀了我吧!”
“莫要胡说!”
朱标轻斥了一声,拦在了朱棣面前,视线恭敬却坚定的看向了朱元璋。
“爹,未来的事情也许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我相信老四!况且就算真的有那一天,也必然是因为我无德无能,大明能落在得了千古一帝之称的老四手里对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说着,朱标又拉着朱棣朝朱元璋跪了下去,深深叩头。
“儿子私以为,任何一位能被后世评为千古一帝之君必然都是带领一朝走向盛世的明君中的明君!儿子反倒还要恭喜您呢,能得老四这样一位麒麟儿!”
朱元璋久久不语。
这是何等仁义之君啊!
众臣闻言,胸中无不纷纷升起一股慨叹和敬佩,看向朱标的眼神也变得比以往更加诚恳敬畏了许多。
对待一位有可能在未来谋夺自己皇位的兄弟都能如此仁义的皇帝,对待大臣也绝不会残忍狠辣啊。
朱棣眼泪终于从眼眶里落了下来,他嚎啕大哭,狠狠给了自己几巴掌。
“爹,大哥,我真是个混账!你杀了我吧!我居然在未来做出那样的混账事儿!!我不可原谅啊!”
臣子们面面相觑,眉头无奈的蹙了又蹙。
蓝玉叹息一声,拱手站了出来。
“上位,太子和燕王殿下都是好孩子,咱们不若再瞧瞧这天幕之后怎么说再做处决吧!”
众臣子也纷纷点头应是。
朱元璋余光落在颤颤发抖趴在地上的朱棣身上,面色深不可测,未置可否的淡淡敲了敲龙椅。
朱标悄悄的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见状连忙按着朱棣的脑袋扣了个头。
“老四,还不快多谢父皇!”
朱棣毫不犹豫的将脑袋重重的砸到地上,大声道。
“多谢父皇!儿子虽不知天幕日后之事,但儿子愿意发誓绝不会背叛大哥!”
数息之后。
朱元璋平静的抬起一只手挥了挥,示意朱棣和朱标起来。
“此事暂罢。”
大臣们闻言纷纷面露欣慰之色。
朱标也满脸欣喜的连忙拉着朱棣再次叩谢后退到了一旁。
朱棣脸色苍白,腿还有些发软,直到隐到众人之后才微不可察的狠狠松了口气。
只有他这个直面朱元璋杀意的人心中清楚。
方才朱元璋是当真打算不顾一点父子情面杀了他的,若非朱标求情,只怕他此时已然身首异处了。
诚然,此前他的恳求虽是发自内心,但绝不是完全没有刻意装可怜扮柔弱的成分在内,毕竟谁都不想被还未发生的事情判定生死。
朱棣虽然此时年岁还小,但皇室长大的孩子哪有真的蠢材,更不必说他这位日后一手打造盛世的永乐大帝了!
不过他没发现的是,尽管已经嘴上松口,朱元璋的余光却如鹰隼般一直牢牢的锁在他的身上,将他方才的情状全都烙印在了眼底。
是啊,朱棣此时再怎么聪敏,却也到底不是日后百经风霜的永乐大帝,而他眼前的那位却恰恰是正值盛年的洪武帝朱元璋!
儿子终究是玩不过爹的。
但朱元璋不知为何却并未对此再说什么,只是表情始终叫人瞧不出深浅。
永乐年间。
朱棣浑身一寒,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
他抹了把脸,心情有些苦逼。
在某个他耶耶还活着的时代,该不会自己已经被手起刀落宰了吧?
太子朱高炽瞧出了朱棣神思不属,有心开口宽慰,却被一些两朝元老大臣死死的按住了。
事关洪武爷,这个时候怎么说怎么错,不如紧紧的闭上嘴少言寡语方能保命!
本朝好不容易有个靠谱又身体康健的太子爷,可不能因为这事儿被上位收拾了啊!
……
天幕上,视频开始播放。
一道恢弘而又肃穆的鼓点声响起,紧跟着的视角拉远,从空中俯瞰下一般呈现出了整片郁郁葱葱的大地。
镜头拉近,一位身着明黄色帝王服侍的威武男人出现在屏幕上,在其下方,一块一块的土地版图接连出现在他身后,接天莲叶一般呈现出来。
一匹雄壮的骏马驰骋到满脸野心威严的帝王面前俯下身子托他上背,紧跟着他的步伐越发加快,势如破竹一般不断向前!
直到最后,帝王一人一马一杆长枪挑掉了异族首领的脑袋,马蹄嘶鸣,鲜血迸溅!
镜头拉开,绵延不绝的山脉恢弘而又壮丽!
旁边几个大字缓缓的出现——狼居胥山。
大明朝的帝王们一见这题目就脑袋一嗡,血压嗖的一下就上来了。
合着选项倒是多了,就是没一个好的是吧?
洪武年间。
朱元璋怒火朝天的一甩袖子。
“武而不遂曰庄,在国逢难曰厉,不悔前过曰戾,好好好!我大明子孙里竟出了这么一位配得上这些字的皇帝,真是好样的啊!!”
群臣脸色一苦,忙不迭的行拜礼。
“陛下息怒啊!”
丞相李善长暗暗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头,喃喃道。
“前面这三个字虽说称不上好谥,但也都能解释,只这最后一个‘堡’字,有何含义呢?”
永乐年间。
朱棣也气的脸色发绿,忍不住一脚踹翻了桌子。
“遗臭万年……真特娘的祖上烧高香,得了这么个混账子孙,大明何德何能供得起这尊大神!居然第一个以遗臭万年的名声上榜了!大明的脸往哪搁?!”
现在历朝历代指定都在瞧他们大明的笑话呢!
天幕之上。
弹幕轰轰烈烈的划过。
哦?这个有意思啊哈哈哈!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战神朱祁镇吗!这前三个名号我瞅着都挺合适的,不如三个都加上吧!
哎呦喂!我倒是谁呢,原来是他啊,那三个可不够啊!哪里能显得出他的英明神武呢!哈哈哈哈!
还明英宗,我呸!出类拔萃,明识大略曰英,就他朱祁镇也配得上这个字么?
毕竟定下这个庙号的是他儿子,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爹留啊。
还别说,出类拔萃确实是挺出类拔萃的,明朝的皇帝多刚硬,能出这么个烂怂货简直丢了上下几代人的脸!!
路边的狗见了都得呸他一声!嫌恶心!
朱瞻基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在生下这货的时候直接把他掐死!让他有机会凭一己之力霍霍了祖宗四代人留下的基业!
哈哈哈楼上直接把建文帝踢出群聊了是吧!
什么?竟然有建文年么?难道不是洪武年直接接上永乐年的么(狗头)
没毛病啊!建文压根不配凑到这四位皇帝里头好么!朱元璋和朱棣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是后来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俩那也是联手缔造了堪比汉朝‘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的好皇帝啊!
话说朱高炽的洪熙元年也算一代么(狗头)
哈哈哈哈哈楼上损不损啊!
也没错啊!您瞧那洪熙有二年么?(狗头)
朱高炽——表面十个月皇帝体验卡,实际上从他爹造反的那一天就开始监国当实习皇帝了(允悲),毕竟朱棣的征北大将军名头也不是白叫的哈哈哈哈。
朱棣:怪我活的太久了呗。
朱高炽,唯一一位在位不到一年却被称之为千古仁君的皇帝。
可不咋地!我仁宗虽然在位时间短,但谁敢忽视他的存在感?
这么一想朱祁镇更特么该死了啊!
我严重怀疑出题人挑的这几个字特意损朱祁镇的,哈哈哈哈哈!堡宗名号太响亮了,要是不带堡大家还能纠结纠结,带堡那不是压根就不用选了呗(狗头)
懂的都懂(狗头)
堡之一字足以囊括所有了(黄豆点烟)
而结果自然也显而易见,明堡宗这个选项遥遥领先,其余几个对帝王来说闻之色变的谥号相较之下竟然被冷落了。
足以由此猜测,朱祁镇这个皇帝所作所为之事到底有多么的壮观。
明朝之前的皇帝不由幸灾乐祸的好奇起来,这位连戾厉庄三字都配不上的皇帝到底是干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