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非主流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开局满朝奸臣:在亡国的道上一路跑偏精选篇章阅读

开局满朝奸臣:在亡国的道上一路跑偏精选篇章阅读

砂糖橘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开局满朝奸臣:在亡国的道上一路跑偏》,主角分别是嬴渊吴坤,作者“砂糖橘子”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如今前方战事僵持不下,他们反而征集大军火速赶来,实属怪异。”“陛下,古往今来,拥兵自重者谋反案例,不在少数。朱棣与董卓的兵力,加起来足有三十五万大军,一旦生事,无人可挡。”蔡京附和道。嬴渊听到他们的分析之后,越来越激动。董卓等人要是一旦谋反的话...这大秦,岂能还有活路?他们不是想谋反吗......

主角:嬴渊吴坤   更新:2024-02-16 03: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渊吴坤的现代都市小说《开局满朝奸臣:在亡国的道上一路跑偏精选篇章阅读》,由网络作家“砂糖橘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开局满朝奸臣:在亡国的道上一路跑偏》,主角分别是嬴渊吴坤,作者“砂糖橘子”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如今前方战事僵持不下,他们反而征集大军火速赶来,实属怪异。”“陛下,古往今来,拥兵自重者谋反案例,不在少数。朱棣与董卓的兵力,加起来足有三十五万大军,一旦生事,无人可挡。”蔡京附和道。嬴渊听到他们的分析之后,越来越激动。董卓等人要是一旦谋反的话...这大秦,岂能还有活路?他们不是想谋反吗......

《开局满朝奸臣:在亡国的道上一路跑偏精选篇章阅读》精彩片段


当前的局势,已经相当危急了。

“陛下,不知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蔡京看着嬴渊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便以为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计。

嬴渊笑问道:“听你们说了这么多,朕已经明白了,你们是担心,董卓与朱棣会造反?”

秦桧作揖道:“陛下,非常时期,难保不会有这个可能。、

国战开始之时,您就已经下令,让他二人火速派兵驰援。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动静。

如今前方战事僵持不下,他们反而征集大军火速赶来,实属怪异。”

“陛下,古往今来,拥兵自重者谋反案例,不在少数。朱棣与董卓的兵力,加起来足有三十五万大军,一旦生事,无人可挡。”

蔡京附和道。

嬴渊听到他们的分析之后,越来越激动。

董卓等人要是一旦谋反的话...

这大秦,岂能还有活路?

他们不是想谋反吗?

好啊。

四名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却只来了两个,显得不太热闹啊。

想到这儿,嬴渊嘴角微微上扬,莞尔笑道:

“传朕旨意,命河南道节度使赵匡胤、南诏王吴三桂,率领兵马,火速入京,助朕抵御敌兵。”

闻声。

秦桧与蔡京二人,纷纷愣了愣神。

来了两名有谋反之心的封疆大吏还不算完。

如今又召集了另外两名具有狼子野心的人。

陛下难道是嫌大秦不够乱吗?

不!肯定不是这样的!

陛下乃有能之君,其背后定有深意。

当初西凉刺史董卓势大,先帝迫不得已,才扶持朱棣上位,只求能够扼制董卓发展。

初始时这个方法还是很奏效的。

不过后来赵匡胤暗自积蓄实力,逐渐打破了这个平衡。

迫不得已,才让当时的蜀道刺史吴三桂,担任了南诏王。

于是,四人间,相互制衡,倒是勉强维持了几十年的太平。

蔡京担任丞相了,几次三番想要削藩,无奈那个时候的先帝,身体已经不太好了。

随时都有驾崩的可能。

所以对于削藩一事,实在是有心无力。

后来先帝驾崩,新帝登基。

蔡京又认为,嬴渊乃是一名昏庸无道,软弱可欺的君王,不堪大用。

所以也便佛系了起来,绝口不提削藩一事。

如今,知道了眼前的皇帝,从前都是在自污藏拙。

心中便下意识认为,召另外两名封疆大吏共同勤王一事,其背后一定别有深意。

片刻后。

蔡京与秦桧理清四名封疆大吏之间的关系,瞬间眼前一亮。

陛下这是要用先帝曾经的策略,让他们之间相互制衡啊。

今时不同往日。

四人苦心经营势力多年,彼此间是谁也不会服谁,也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如此一来,有外人针对他们时,他们可以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但是倘若他们内部不和谐呢?

若有其中两人,共同针对其中一人,那么另外一人,必然不会坐视那人被二人围攻。

因为一旦有两人确定联盟关系,肯定会选择将剩余二人逐个击破。

所以,四名封疆大吏的僵局,不容被打破。

如此一来,即使他们都派兵入咸阳,也只会相互制衡,不会让彼此的阴谋成功。

简单一道圣旨,就将勤王军入咸阳的危机解决。

陛下,当真是了不得啊。

一时间,蔡京与秦桧二人,都对嬴渊深深钦佩起来。

可是接下来,后者所说的话,更是让他们二人感到深深地震撼,


嬴渊更衣之前。

咸阳宫,朝殿中。

文武百官,都在对设立东厂一事,议论纷纷。

不管,他们私下中均已达成一致。

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阻止此事。

驻扎在皇城外的那一万甲士,他们可是看到了啊。

渐渐地。

约有整整一炷香的功夫过后,还未见陛下来此。

众臣心中不由得困惑起来:

“陛下怎么还没来?这都什么时辰了?”

“以前但凡朝会,陛下从未迟过啊。”

“...”

纵然昏庸如前身,每逢朝会,也都是很准时的就过来。

毕竟,这是开国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否则,不仅百官,就连世人,都会说皇帝懒政、懈政。

前身虽然贪图享乐,可从未想过不参加朝会。

可见,朝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当然,不排除皇帝惧怕朝中权臣的可能。

秦桧也暗自皱起眉头,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

按理来说,国难期间,这朝会之事,纵使皇帝,也万不能缺席或者迟疑啊。

除非陛下是一位昏君。

但是从昨日种种事情上来看,陛下显然不是一位昏君。

那么就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

想到这儿,秦桧突然瞳孔一缩。

陛下...这是有意为之!

陛下是要故意激起群臣怒火!

再加上厂卫之事...

陛下这是要让群臣,主动请奏此事。

届时,陛下便能从臣子的反应里,找出谁可杀,谁可用了。

这是一条毒计啊!

陛下好深的心计!

一时间,秦桧愈发震撼。

就在这时。

文武百官,注意到了殿外的情形。

不少佩戴兵刃的禁军甲士,竟有不少存在,涌入这宫城当中。

这是陛下...宣禁军入宫了?!

陛下...好狠的心思!

不鸣则已,一鸣便要彻底惊人!

禁军入宫,只能奔着一件事来,那便是...

陛下在心中,已经决定好,今日要见血了。

秦桧看了一眼其他官吏,发现他们都开始流汗了。

应该也是猜想到了,禁军为何而入宫。

实际上,确实不止是他有这个心思。

朝中不少人都猜测到了。

他们均是一时英杰,在嬴渊眼里看来,虽都是奸臣。

不过,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有几个是无能之辈?

“禁军都入宫了,陛下,也应该快来了。”

这时,一直站如松柏的蔡京开口了。

秦桧心里一惊,就连右相都是这般想的。

看来,事情确实如自己猜测的那般。

能做出这等事情,又有此等心计,哪是什么昏庸无能之辈啊。

陛下是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明君啊!

念头刚落,便就听到中车府令赵高的声音:“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话音刚落。

所有臣子,全部愣在原地。

陛下与皇后一起来?

这是朝会啊!

皇后怎能来?!

这不就是让后宫干政?

陛下岂能如此昏庸?

等等...

联想到陛下近日以来的所作所为,这件事情,绝对没有这般简单。

难道...

陛下是想借此,告诉外界人一个讯息。

皇帝与皇后,将会一同死守咸阳?

除此之外,也是想看看群臣的反应?

倘若有人反对过于激烈,事后必然会遭到东厂的疯狂针对。

陛下这还真是深思熟虑啊。

...

待嬴渊携手妲己,坐在龙椅之后。

原本感到困惑的那些臣子们,也逐渐想通了此事。

纷纷认为嬴渊的手段愈发高明了。

真乃有能之君啊。

于是,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了,齐齐跪倒在地,纷纷高呼道:“陛下万年,皇后千年..!”

嬴渊摆了摆手,“都起身吧。”

这是妲己第一次看到,文武百官聚集的场景。

心中不免有些震撼。

要知道,无论这朝殿里的人,是忠是奸,都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他们均为大秦王朝的不世英杰。

不然的话,也不会站在此处。

嬴渊现在很激动,昨日设立厂卫的事情,满朝文武,全都知道了。

一定会有一群人反对。

利用宦官和一个东辑事厂,直接越过御史与三司,甚至就连国法都可以不管不顾的监察百官,肆意抓人...

天下士子,定然免不了群情激奋。

而眼前的朝中大臣们,乃为士子之首,他们肯定会站出来反对。

你们越反对,朕就越要设立。

到了那个时候,人人都会说朕为昏君。

妙啊。

嬴渊强行忍住内心笑意,看向身旁的赵高。

后者立即开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嬴渊便缓缓闭上双眼。

静待有人跳出来反对东厂设立一事了。

然而,等了半天。

没听到一位臣子发声。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做那个出头鸟。

毕竟,那一万甲士,还在宫城里候着呐。

若是搁在平常,就连嬴渊,都很难将那十五万大军调出城去,别说将百官安插的人手找出来了。

因为那样,会被百官共同针对。

那十五万大军,是维持朝廷平衡的重要所在。

如今,国难当头,一个有能力的曹操,仅凭一己之力,就将这种平衡打破了。

所有人都认为,那都是皇帝的手段。

这太惊人了,简直颠覆认知。

一日之间,咸阳城内外,如换新颜。

实在了不得。

半晌后。

嬴渊缓缓睁开双眼。

目光扫视群臣。

却见,没有一人胆敢站出来说东厂的事情。

这让嬴渊很郁闷。

难道你们都不知道这件?

不对啊,设立东厂一事,要经过三省司法程序啊。

难道是魏忠贤那小子还没行动?

想到这儿,嬴渊只好直言道:“看来你们都没有事要上奏,也罢。

朕倒是有一件事情,要说与诸位臣工,朕打算设立一卫所,专司监察百官之事。

由秉笔太监魏忠贤担任督主一职,位比三品官吏,然而东厂可以上察百官,下纠万民,不知,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此话一出,群臣纷纷交头接耳。

来了,终于还是来了啊。

陛下果真是要借着东厂一事,来扳倒所有反对他的臣子们。

臣子们心知肚明,都不愿出头反对。

陛下这边便迫不及待的主动将这件事挑明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陛下就是想拿群臣开刀,收拢权力啊!

陛下不仅是位有能之君,更是有着千古一帝的魄力和胆识!

如今国朝内忧外患,而陛下于此时悄然崛起,不再自污藏拙,看来都是天意!

群臣怀抱着这种想法,自然不会反对东厂设立一事。

不仅如此,他们当中还有绝大部分人,打算在今后尽忠职守,不再一味的通过权力贪污行贿。

要做一个忠臣。

不然,面对这样的陛下,做奸臣,那岂不是找死吗?

紧接着。

由蔡京带头,群臣竟是再次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臣等无异议!”

此话一出,嬴渊懵了。

无异议?也就是同意东厂的设立?

几个意思这是?

朕是要设立厂卫啊!

那是厂卫!

你们身为一名文人士子,怎么能同意呢?

不该反对吗?

冷静!

冷静!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嬴渊深呼吸一口气,强自镇定。

首先,东厂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一件坏事。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反对?

难道是要像明朝初年的那些臣子一样。

待厂卫这种机构,搞得天怒人怨的地步后,他们在一起逼宫,使皇帝亲自裁掉厂卫?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朱元璋曾几次废立锦衣卫的原因之一。

要是他们抱着这种想法的话,倒是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儿,嬴渊长吁出一口气。

就说嘛,设立厂卫,肯定是一件昏庸之举啊!

即使此刻群臣不反对,也没关系,早晚有一天,东厂这个组织,会惹得天怒人怨的。

不管怎么说,他们不出声反对,还是让嬴渊的心情有点难受。

百官们自然注意到了皇帝那失落的神情。

更为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不反对东厂的设立,皇帝便有些失落?

看来陛下是真的想在这件事情上做做文章啊。

细思极恐!

今后必须要小心提防东厂,尽量不招惹这个机构!

...

东厂的事情,只能暂告一段落了。

不过...

还有典韦和曹操啊!

今日这场大戏,还没过去。

典韦啊典韦,你作为曹操麾下大将,可别让朕失望啊!

“来人,传召典韦进殿。”

嬴渊沉声开口。

群臣顿时心中一惊。

...


翌日。

嬴渊在麒麟殿前,坐了半夜。

仍然没有见到一兵一卒,杀进宫城中来。

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妲己并不清楚,他在等什么。

她也没有询问。

身为皇后,不得干政的规矩,她还是懂得的。

自从昨夜,二人有了夫妻之实过后,在妲己的心里,便只有他了。

所以,不会去做让他感到为难的事情。

她想的很简单。

若陛下是昏君,她便是妖后。

若陛下是明君,她便是贤后。

这一切都取决于,陛下想要她自己怎么做。

一早,妲己命人做了些吃食,送到嬴渊身前,深深作揖道:“陛下,该用早膳了。”

闻声,嬴渊毫无吃饭的兴致,摆了摆手,微微叹道:“朕没有胃口,也不知道曹操那边,怎么样了。”

妲己不敢多言,只是有些心疼他这个样子。

“你们都退下吧,朕要一个人静一静。”

嬴渊缓缓闭上双眼。

他实在烦闷。

这都几个时辰了?

怎么还没见曹操那边有动静传来?

妲己等人不敢再打扰他,只好应声退下。

前者没有急着返回自己的宫殿,她想留在麒麟殿里,多陪皇帝一会儿。

就在这时,胡喜媚传来一条消息,说是那位新任的兵部尚书,已经率领大军,出城而去了。

妲己瞬间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是在等这个消息。”

她看向独自端坐在殿前的嬴渊,心里顿时便愈发心疼起来。

方才陛下说,也不知曹操那边怎么样了...

显而易见,陛下早已知晓,曹尚书会率军出城驰援蕞城。

陛下是在忧心,此战能否获胜。

如此忧国忧民的陛下,却被世人说成了昏君,这太不公平了!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倾尽所能,做一位贤后,让这世人清楚的认识到。

他们的皇帝陛下,不是昏君,而是一位明君!

“陛下,当真是太不容易了。”

妲己唉声一叹。

胡喜媚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从昨夜就一直坐在那里,动也不动。

显然是在忧心曹尚书那边的情况啊!

陛下身在深宫,却对外界之事了若指掌,当真是了不得。

原来以为,他是一个昏君呢。

现在看来,不过是一种伪装罢了。

想来今后的陛下,将会彻底颠覆世人的认知吧...

......

辰时。

早朝时间。

大秦的早朝,每天都有。

不过寻常朝会,只会召集三品以上的官吏。

唯有每三天一次的大朝会,会将京城中所有官吏,都召集过来。

由于早朝的频繁,让很多官员都有怨气。

但是,这是大秦的开国皇帝所定下的规矩。

无人敢打破。

百官苦早朝久矣。

由于最近国难当头,所以每日都是大朝会。

如今,百官已经聚集在咸阳宫中。

静待皇帝陛下到来。

张让来到嬴渊身后,小声提醒道:“陛下,该上朝了。”

前身虽然昏庸,但这两年来,每一次的早朝,他都没有缺席过。

闻言,嬴渊默不作声。

早朝?

身为一个昏君,上什么早朝啊!

不上!

做一个昏君,就应该从不上早朝、懒政不作为这样的‘小事’开始做起。

见皇帝一直保持沉默, 张让也不敢说什么了,便来到殿里,将此事告知了妲己,并且语重心长道:

“娘娘,百官们还在朝殿中等着,倘若陛下迟迟不去,只怕那些大臣们,会对陛下多有微词啊!”

他完全是为嬴渊考虑。

因为,他也想像魏忠贤一样,被陛下赐予一些权力。

在此之前,他必须要让皇帝看到他的忠心与能力。

只要是对陛下好、对江山社稷好的事情,他便去做。

如果是以前的妲己,对于皇帝如何荒谬、昏庸 ,是不会去管的,也不想管,更不敢管。

但是现在不同了。

昨夜二人一番云雨过后,妲己已经被嬴渊彻底征服。

她现在满脑子里只有他。

所以若是有些事情的发生,会对嬴渊不利,那么她便会竭尽所能的阻止,比如这个早朝的事情。

当一名贤后,从劝说陛下上朝开始。

于是,妲己又来到了嬴渊身边,为他倒了一杯茶水,柔声道:“陛下,您该去上朝了,文武百官们,还在等着呢。”

听到这番话,嬴渊愣了愣神。

几个意思?

妲己劝我上早朝?

这说出去有人能信?

妲己不应该缠着自己,不上早朝吗?

这算怎么回事?

嬴渊微微皱起眉头。

妲己以为他有些不悦,便苦口婆心道:“陛下,朝会为重,妾身帮您更衣。”

上早朝,皇帝需穿衫袍。

嬴渊愈加觉得不可思议。

印象中的妲己,不是这样的啊。

难道,她是想跟自己一起去参与朝会?

没准还真是这样!

如此一来,后宫干政不就有了?

二圣临朝?

上朝期间,与妲己打情骂俏?

对啊!

这才是纣王干的事啊!

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早朝必须去!带着妲己一起去!

最好今日朝会过后,这咸阳内外,便说我让后宫干政。

这也是败国的一种方法啊。

想到这儿,嬴渊刚想应允,便就看到不远处一名侍卫急匆匆跑来,单膝跪在身前的石阶下方,抱拳道:

“陛下,典韦统领有曹尚书赠予的令牌,此刻已经带着那一万兵马,进了皇城,如今正在宫城外侯旨。”

皇城与宫城不同。

皇城内,大多是大秦的政务机构。

而宫城内,乃是大秦皇帝与后宫嫔妃们栖居之所。

至于曹操给典韦的那副令牌,其实是嬴渊赠予曹操的。

持有那个令牌,可以随时带兵进宫。

当时嬴渊是想着,有了那个令牌,应该就可以促使曹操更为迅捷的‘挟自己以令群臣’了。

然而,他着实是没想到,那令牌在曹操眼里看来,是他随时准备动用军队来血洗朝堂权臣的象征。

于是,接下来让他更加确定,让典韦率领部分精挑细选出来的将士守护皇城与宫城,乃为明智之举。

可以不耽误退敌的同时,也能配合好陛下的行动。

这番举动,成功让秦桧等人有些忐忑不安。

如今整座咸阳城内,他们能够左右的兵力将士,都被曹操调出咸阳城去了。

速度快到他们压根就无法反应过来。

心中也是有些好奇,那曹操,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掌握军队?

他们若是知道曹操麾下有那么多的名将,只怕也不会对这件事情感到意外了。

换句话说,有夏侯惇、曹仁、于禁等人的帮助,纵然不是曹操,换一个普通人过来,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就将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典韦?”

听到侍卫汇报的嬴渊,顿时有些激动。

来了,终于来了啊。

当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为了这一天,嬴渊已经等待的太久了。

曹操果真要行动了!

奸雄就是奸雄!

朕没有看错你啊!

你果真没有让朕失望。

典韦啊,曹操麾下的大将!

他都来了,估计曹操也不远了吧?

那一万人,肯定是曹操派来试水的。

今日,有好戏看了啊!

朕...真的很欣慰!

“传令!”

嬴渊豁然起身。

真龙气萦绕。

圣王体威慑。

这一刻,在周遭所有人眼里看来,嬴渊,有着千古一帝的无双霸气。

所有人全部齐齐跪下。

包括皇后妲己在内。

“让典韦以及那一万甲士,进驻宫城!”

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万分震撼。

外军入宫,这在大秦朝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啊。

十五万大军,皆为咸阳的守城军队。

在某些人眼里看来,那些兵卒就是外军。

真正的亲军,是指守卫皇城的羽林军与守卫宫城的御前亲都卫。

建国初期,大秦的主要战力,便就来源于这两大亲军。

只是后来,随着历代权臣的削减,这两大亲军总共加起来,才只有七千余人而已。

于是乎,守卫咸阳城、皇城、宫城的大任,便就全落在禁军头上了。

也就是曹操此刻率领的军队。

让外军入宫,万一发生哗变或是不好的事情,届时该当如何收场?

陛下此举,有些昏庸啊。

众人包括妲己在内,虽然不解,可是没人敢说什么。

很快,前来的那名侍卫,便当即起身,去开宫城大门了。

随后,嬴渊亲自将妲己搀扶起来,笑道:“帮朕更衣,今日早朝,你与朕同去。”

他隐隐觉得,今日曹操一定会有大动作。

没准能直接帮助自己完成败国的心愿。

此刻的嬴渊,还不知情,曹操已经率军出城了。

本来张让是想告诉他的,因为曹操在率军之时,已经派人前往宫里了。

然而,当时的嬴渊,非要自己一个人静静...

当妲己听到皇帝的话后,显得尤为震撼。

带我去参与早朝?

我乃后宫之主,岂可前往前宫议政?

这是万万不可得啊。

她刚想婉拒,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陛下让我去陪同他一起参与朝会,是不是别有深意?

难道陛下是想借此机会告知大秦子民,即使面临敌军即将攻破蕞城的威势下,依然没有选择后退?

没准还真是这样。

至于那个叫典韦的统领,率兵进宫。

应该是陛下要借此威胁群臣?

陛下与皇后,都决意死战到底,若是哪个臣子敢在这种国难时期溜之大吉,必被军卒杀之?

如此来说,陛下放外军入宫,不但不昏庸,而且还很明智!

看来今日这朝会,我必须要与陛下同去了。

也让大秦的子民们好好瞧瞧,他们的国主与国母,还在!

陛下此举,真乃明君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